冬吴·相对論

每天给自己任务,督促自己要去完成。

每天听《伯凡时间》,智慧的语录,总是发人深省。

每天听《冬吴相对论》,对话中碰撞中的火花总能被感动到。

每天听《梁注庄子》,娓娓道来,却也不失风趣。

喜欢的节目,就会反复听,而且每次听甚至都会有新的启发。因为感觉听一遍两遍完全不够,而且光听还不够,还要记下来,看着写下的文字,触发更进一步的思考。

每天,若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听自己喜欢的节目,有这样一段时光完全让自己沉浸其中,内心说不定自动就会被滋养。有时,也许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仅仅一点点,也许就像甘露那样,能够被滋润。节目中主持人带来的智慧启迪,像磁铁搬吸引着我,就如同几年前就喜欢上听《冬吴》一样。

很庆幸,几年后的今天,当反复听着几年前的《冬吴》时,依然兴致盎然,趣味丝毫不减。讲到的话题,有的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在当时就非常有预见性。而且整个节目始终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讲起,非常亲切,很容易引起共鸣。在讲道理的同时,还会有不同的引用,同时配合不同的事例,让人听下去的兴致非常高。

然后几年后的今天,对话的两位主持人分别有了自己的节目,合在一起是冬吴,分开来就是他们各自,依然紧紧被抓住了注意力。可见当时被吸引的并不是那个形式,因为形式可以变,所讲的内容也会变,不变的却是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去解剖一个话题,层层深入,如何从自己的感受,引申到更深层次的求解。有时候听完,仿佛感觉可以推翻自己之前对这个问题所有的认识,因为这样的一个认识的角度太具有特点了。

比如《伯凡时间》中,讲李安。为什么李安能拍出那么成功的电影,他自己说他是脆弱,但伯凡老师说他更像是柔弱。这其中对脆弱和柔弱又进行了比较,脆的东西容易断,但柔却不会。李安虽然小时候开始就显得很弱,到了美国那会上课也是,听不懂老师说的,于是只要依靠辨认口型来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无意中,这一技能后来内化在拍电影的时候,因为要和不同国家的演员沟通,李安不是通过台词,而是要让演员表现出超越台词的东西。又因为他从小就“弱”,已经习惯了让自己处于低位,两者一结合,让他很容易就能和那些国际大牌合作,知道怎么去摆正自己的位置,而对方又会觉得很舒服。于是这一技能让他驾轻就熟,很容易就捕捉到那个点,在电影中表现出来。

听完这样的分析,让我也对李安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前只是知道他很谦虚,没想到还有这样一面,觉得听完之后可以思考的东西有很多。一个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不一样东西并触发自己去更深入思考的节目,感觉非常有生命力,非常有底气,让听的人会觉得时间花在这上面非常值得。

今年,也有个小目标,想要把之前四百五十五期《冬吴相对论》的内容全部听记下来,写下来,带给自己更多的思考和超链接,并由此,触发更多的点。好像还蛮有挑战的,试一试!


听·记,试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冬吴相对论》—91.量子思维(上) (2011-02-10 20:31:58) 转载标签: 梁冬日本吴伯凡冬吴相...
    to_yuqi阅读 5,193评论 0 3
  • 离人托腮映窗台,月光如水门扉开。 寄语相思远方去,蛐蛐啼鸣冷风中。
    悠游you阅读 1,293评论 1 0
  • 第十四章2 “嘿嘿,怎么样,还不错吧?”曹季邀功似的说到。 “不错不错,想不到你还有这一手啊,以后热饭热水热菜什么...
    中年阿飞阅读 728评论 0 0
  • 两次谋杀,终于成功;两次车祸,终于死亡;两次审判,最终死刑。相爱相杀的两败俱伤~邮差总按两遍铃。完结。
    Jason_Z阅读 1,332评论 0 0
  • 蒙台梭利的全智能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在生命成长教育中,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培养孩子的独立、专心、...
    136194ff5ec5阅读 9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