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网络初中38期李振茹分享第466天20240222

孩子走近我们,使我们得以认清自己的心灵创伤,使我们鼓起勇气超越创伤为我们设下的限制。

孩子能映照出我们的成功与失败,让我们随时随地发现自己的“不觉醒”,从而促使我们学习与成长。

要想学会觉醒的教养方法,就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建设同孩子关系的过程中学习。

要想转变方式,以更有效的方法同孩子建立关系,我们就必须乐于面对与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源于我们所接受的教养。除非我们选择这种转变,否则就很可能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尊重,也很可能忽略他们的呼唤,遮蔽他们的智慧。作为父母,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相应地帮助孩子调整好他们的身心状态,进而适应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本真。

要想成为觉醒的父母,我们就需要经历个性的转型。事实上,据我的经验,家长同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首先是为了“转型”而存在的,其次才是为养育儿女服务的。

每每当我要求父母作出转变的时候,都会遇到抵触。“为什么是我们?”他们总是诘问,并且对我的建议表示愤怒。于是我向他们解释,只有父母开始觉醒,他们的孩子才能取得进步。此时,他们会表现出失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己竟然比儿女更加需要转变思想。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说辞,听着他们把孩子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他人,却极少反思自己的责任。当然,实际情况是,他们不敢向未知领域敞开自己的怀抱,殊不知这正是从不觉醒向觉醒的转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心志怯弱的人是没法走上这条路的,这条路只属于那些勇敢的灵魂,属于那些真的渴望同儿女亲密相处的人们。孩子走近我们,使我们得以认清自己的心灵创伤,并使我们鼓起勇气超越这些创伤为我们设下的限制。一旦我们发现了自己的过去是如何驱使自己的,就会在教养过程中逐渐地实现觉醒。在那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觉醒引入教养行为之中;而不觉醒的方式则会不着痕迹地从长幼互动中渗漏出去,不再对孩子构成刺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