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下一步行动到底有啥用

why:为什么要说下一步行动?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经常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消耗了很多时间后,依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进?

原因可能是没有项目化思维,而项目化思维中最重要的是下一步行动。

what: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下一步行动是为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拆分出的可立即执行的行动,简单地说是一个行动提醒,就是自己看到这个下一步行动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出什么成果。

包含两大因素:可量化产出和时长提醒。

可量化产出可参考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的行动产出。

M=Measurable:行动产出是可衡量的。

A=Attainable:行动是可完成的。

R=Relevant:行动是和完成任务相关联的。

T=Time-bound:行动完成是有时限的。

比如你要阅读一本书,那么你如何来衡量自己是否完成了这个任务呢?设定一个smart原则的任务:阅读完后一天内写500字感想。

时长提醒:一方面提醒我们有占用大块时间的任务,另一方面提醒自己专注于当下任务。

这么做的好处:获得掌控感

每个行动有可衡量的标准后可转向下一个行动,随着下一步行动的完成,获得对自己的掌控感。

A1:

以往自己对下一步行动的理解特别肤浅,觉得把一个任务拆分为动宾结构就可以了,就能达到提醒自己的作用。但实际是什么,经常看到这样的下一步行动自己感觉都很焦虑,一过程中经常是感觉自己是在做任务,但实际心里是很慌的,二是,做了这个任务后都不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不能很笃定地说自己完成了这个任务。

原因:1.任务无目的性 2.无法预估任务消耗时间,导致占用其他任务需要消耗的时间。

结果:什么都没做成,但消耗了很多很多时间,自己会很焦虑烦躁。

A2:

制定下一步行动:

1.必须是可量化产出

2.时长提醒:占用时长1小时以上的都将时长备注在下一步行动中。

3.每日检视:每天检视任务完成情况,反思下一步行动制定的可量化度,有问题的咨询老师,及时调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