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高中

清明回家,顺路回以前的高中看看,不记得曾在哪里看过的段子,段子的大意是这样说来着清明节除了记得回家去祭祖,有机会也要回曾经的大学看看,毕竟那里有你已逝的青春。既然大学太远,回高中看看也行吧,毕竟两年多没回去了。

记得高二时,语文老师在课上曾说过,高中是我们性格养成,人性观和价值观基本形成的关键时期,那时的我们可能是当局者迷并没太在意这句话。现在回头想想当年老师说的或许是对的,很庆幸高中时养成的一些好的习惯,形成的一些好的观念自己如今一直坚持着。特别是高中时喝过的那些鸡汤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向上地引导。

还记得那时的我们对未来总有些遐想,总喜欢透过书本,杂志和周围人的谈话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尽管若干年后我们发现,现实的世界和我们那时想象的有着太多的不一样的。这个社会或许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公平公正,大学的生活也许没有我们憧憬的那般美好,但我们仍然会很怀念那段时光,毕竟那段时间是单纯而美好的,那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它给予了我们知识的养分,是我们通往理想大学的垫脚石;它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养成了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它同样也记录了我们懵懂的青春,因为那里有我们曾暗恋过人或许也有曾经暗恋过我们的人。

高中时的我们心里没有太多的杂念,宿舍,食堂,教室,总是这样三点一线,来回穿梭着,关注的焦点是成绩,还有即将到来的月考,期末考。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大家相互取绰号,英语老师在课上又要开始调侃哪位同学了,大家在议论几班的哪个男生喜欢上几班的哪个女生了。这些或许是大家高中生活的标配,是集体共同的回忆,不知现在的学生会不会也像我们当时那样,会和老师们称兄道姐,打成一片,也会给他们起一些绰号。宝宝,3J,老柯,老陈,这些都是根据各个老师的特点想出的绰号。

今天顺路也去看了看以前经常会去光顾的两个书店—晨光文具店和理想书店,庆幸的是书店还在,老板也没变,书架还是那时的摆放模样。只是《读者》没有那些年卖的火了,《篮球先锋报》也停刊了,而且老板说现在的学生也没有你们那时的能吃苦了。暗地想想那时的我们其实也是蛮拼的,记得高三那会,我们每两周才放一天假,除了一般的早自习,晚自习还有早早自习和晚晚自习。教室前面的倒计时牌从一百天开始被一页页的撕下来,好在最后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照顾老板的生意,走时买了两支笔,六年价格涨了五毛似乎也说的过去,老板赶时髦,现在书店可以扫支付宝付款了,我们那时掏出来的可都是皱巴巴的零钱。

学校的下课铃声换了,还是钢琴曲但不是以前的那首《雨中的印记》但似乎也挺耐听的,记得毕业那会学校都没提过校训,现在有了修业立身,厚德致远。我想这里的“业”应该是学业的意思吧!

谨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感。

特特 2017/04/0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就是这样悄无声息…… 20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结束了整天面临高考的学习生活。 20年前,懵懵懂懂;20年后,已...
    wodegushi鸣阅读 4,440评论 0 1
  • 人生是如此的艰难。 我们一生从小到大算是难逃以无奈为伴了。任凭你目前觉得自己有多成功,也总难避免过去,现在,将来的...
    百古风流阅读 1,703评论 0 1
  • 我这一天:早晨很早就起床,感觉太早就又躺着迷糊一个小时。接着送谦谦(之前当然是各种叫醒选衣服不高兴还得重选尿尿洗脸...
    jzqqqqjz阅读 1,111评论 2 6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闺蜜成了一个贬义词。 有句话说的好,“我想和一些东西保持距离,一种永远不会失望,和被破坏的距...
    糍粑油茶阅读 3,244评论 4 7
  • 作者版本:我的公司已经运营五年了! 听众版本:其实百分之八十五的企业三年内就死掉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运营五年了...
    笔尖上的王者阅读 1,5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