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京师项目学习青年论坛中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的桑国元教授分享的《项目学习为何重要?》。
首先,桑老师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的话,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的断言,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等方面阐述了项目学习的重要意义。
其次,桑教授从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说明了项目学习为何重要。学习里的第一层次:人的基本素养(三要素):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第二层次:实现人发展的两个基本途径: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第三层次: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批判与创新。
最后,桑教授从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这一方面讲了开展项目学习的重要性。首先是激发课堂生命活力,关注学生的选择性学习:主动的思维状态,深度的思维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切实的情感体验。其次是把握现实问题,如我国英语学科,缺乏语言环境,语言思维转换,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理解,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等。最后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
当今教育,受高考分数指挥棒的影响,小学至高中的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准,以升学率考量教师和学校,这也使得老师的教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标,这也是学校领导潜移默化的衡量教师工作好坏优劣的依据。我们老师和领导应切实转变办学观念,育人观念。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学校的教育。
项目学习虽然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点见效慢,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学校推广,教师践行的新的教学方式。
正像桑教授最后引用杜威先生的话说的那样,“教育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结果他们自然地学到了东西。”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如让学生去做一些事情,通过做事情学到知识。
桑教授又引用了《荀子•儒效》中的话,“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实践与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途径,是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更有效,也更有学的动力!
作为乡村教师的我,虽然这里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但每一个乡村孩子有发展的权利,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在乡村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设计和实践的探究工作。为乡村孩子发展赋能!教为不教是老师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应该努力把“教”减到最少,把“学”放到最大!这是我课堂教学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