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好书精度来源,侵权即删
知识框架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我们可以如何快速地做决定,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直觉,这些直觉有些源自本能,有些源自我们的经验,而且作者发现,这些靠直觉做出的判断,在很多时候,甚至比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判断更加准确。那么为什么直觉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我们该怎样科学合理地使用我们的直觉呢?从今天开始,我会分四期节目给大家探讨这些问题。
- 今天第一期的节目,先讲讲直觉什么时候最有效。我会介绍用直觉做判断的几个典型的适用场景。
- 第二期学习一个重要的快速决策方法,叫单一线索决策法。
- 第三期让你明白,防御性决策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防御性决策。
- 第四期帮你构建自己的快速决策系统。
金句与示例
- 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更多?
- “少即是多”。你对某类事物知道得很少,几近无知,你也能凭借基本的印象来决策,正确率可能不低。
- 在一个人需要对当时的环境做出灵活地反应,做出快速的判断的时候,想得多反而会坏事。在这种时候,你需要胆子大一点,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的第一反应,不要犹豫。这就是,少即是多。
- 但是本质上来说,找对象就一个条件,就是你内心的感觉。
对方这个人的种种特征,投射在你的眼里,会自动统合成一个结果,就是内心的感觉。你倾听自己的声音,喜不喜欢ta,这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不需要去做别的比较和计算了。 - 你问问自己的第一感觉,就可以了。你做着做着,就知道这件事适不适合你,多想是没用的。
- 你听说过某个品牌,很可能是因为它的产品确实不错,而选择第二便宜的那款是因为,最便宜那款很可能是为占领低端市场的最差配置产品,而第二便宜那款则最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
- 我们无法成为全知全能者,因而在面对一件事物时,不可能掌握它的全部相关的信息。
- 做决策的过程本身是有成本的,比如说耗费时间,很多时候,我们做决定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会超过做对一个选择本身对我们的好处,同时,所以做决策的效率也很重要,甚至比做一个完美的决策更重要。
-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你要在若干个同档次的学校中做选择,你该怎么挑选呢?你会根据什么因素做选择呢?
- 把低权重的因素,把噪声信息给屏蔽掉。
- 所以要用好单一线索决策方法,前提是方法的制定者要对这个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合理的方法是这样的,请这个领域的大牛、高手来制定这套规则,然后让普通的从业者以及新手、小白来运用和实施这套规则,这样就能大幅提升这个领域总体的决策水平。
- 常有两种做事情的方式,一种是“省钱但是费时间”的方式,还有一种是“省时间但是费钱”的方式。那么在这两种方式中,你会怎么选呢?
-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日常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就可以按照单一线索决策方法来实现。
-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我们既定的决策系统来做选择,我们就可以避开这一类表面上聪明实际上愚蠢的行为。
- 一个真正好的决策,一定是对当前问题情境的灵活应对,它会对当前特定的条件做出响应,因而不可能是刻板的、模仿的或者机械的。所以公司管理中的防御性决策不大可能是最好的决策,因而这种决策对于公司是有伤害的。
- 你也可以学习一些快速决策的方法。有一个方法是这样的,你打开菜单,在每一个类别的菜品之中,选择排在第一位的菜品,除非这个菜品你很不满意,再看到第二个。
- 绝大多数人,只能在一到两个领域成为真正的专家,在这些领域,你可以做出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判断。但我们还要在其他很多领域做决策,在这些领域,你就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启用快速决策法来判断,这样也比较省时间,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似懂非懂,这样反倒可能走错走偏。
- 当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第一线索了以后,他们的决策一定比那些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很多种因素间绕来绕去的决策者要好。
- 一个人,他做的决策越果断,越迅速,越明智,那么很可能,他这个人活得也越明白,越通透,因为他对自己要什么、看重什么、追求什么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想反,另外一些人,可能日子都过得浑浑噩噩的,你能期望他们做出什么明智的决定吗?对不起,不可能。
- 一个人构建自己的决策系统,建立一系列快速决策工具的过程,也是梳理自己的内心和人生的过程。他通过思考什么因素对自己是第一位的因素这样的问题,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审视自己的需要,这个过程的意义甚至超过了我们建立决策系统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
- 这个策略是做实验做出来的,是从很多不同的策略中竞争选出来的。这种策略产生的方式对我们也是个很大的启示。在其他领域、其他情境下的快速决策方法,也是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摸索,你不去试,不去在各种的策略中去比较、去调整,那么你怎么能找到那个最好的策略呢?
实践练习
- 一、使用直觉来为自己最近纠结的一个选择做判断
- 二、找找自己的愚蠢决策,并想想怎样改进它们。
- 三、尝试一种新颖有趣的点菜方法
- 四、试着构建自己的快速决策系统
自己的思考
一、最近纠结的一个选择
- 全身心投入学习还是分一部分精力来做其他的事情?
自己的直观想法:什么时候最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学校是难得的高效时间段,应当抓紧这一段时间,无论是准备数竞还是毕设之类,都是在学校做的时候效率最高,而其余的事情则是在假期再做时,时间充裕,也能做的更加好,那时也要全身心投入到那些事情之中,进入到深度工作之中。
二、找找自己的愚蠢决策,并想怎么改进它们
选择上课或者正在工作时间来扣手机,实在是分散注意力。
学了一些理论,不敢使用。
三、尝试一种新颖有趣点菜方式
有待检验,每类首个点菜法。
四、试着构建自己的快速决策系统
知己无知、名牌效应、大胆试错调参数、主成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