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为养老院的位置靠近农业大学,我们平时也会说“去农大”。
吃完中饭,依旧高温燥热。除了老太太因为有个一个“去住院”的新鲜目标外,我们三个都不知何去何从。
我说:去农大吧。
顺口对老太太解释了一句:就是袁隆平那里。
“袁隆平”或许触发了她的记忆。她以前被人忽悠去打几万元一针的“干细胞针”,人家跟她说那个机构是袁隆平办的,袁老自己也打了。虽然不久之后袁老便去世了,但并不妨碍她笃信不疑。
我说:是这样,首先,你没有糖尿病,你上次体检,空腹血糖指数是正常高值,没到要住院的程度。你说要治鼻息肉,也去湘雅附二找教授看过,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刀,但是你不愿意。其次,你要住院,我负责任地说,不会送你去一个我今天才知道名字的医院,我一定会推荐湘雅系的医院,找可靠的医生。现在是我们要装修,要住出去,所以先把你安排好,我们才好做事。
总算,她的脸色没有那么难看了。
到了养老院的大堂,先等联系好的接待人员。
大堂空间很高,靠窗摆了一架白色的三角钢琴,有个老太太在弹琴,单手,是那种自己摸索着弹旋律的路数,她等人家弹完,走过去,开始弹简单的双手配合。
我想起那种自动洗车设备,把车轮开进指定轨道,关好车窗,收起后视镜,汽车便进入自动洗车程序。
看到她开始弹钢琴,我有一种汽车进入轨道的感觉。
她弹得颇有兴致,我们让小丘坐在旁边照看,然后与接待人员交流细节。
首先简单介绍她目前的情况:
1、健康无严重问题,有些老年病,比如血压偏高。
2、几年前诊断过“老年性痴呆”,症状不算很严重。但她自己不接受,开的药也不吃,说副作用大。
3、很自信,退休前是小学的音乐、美术老师。
4、不善与人相处,但胆小,也不会生事。
接待我们的是个姑娘,之前联系过很多次,领我们看了房间——目前只有双人间。
姑娘似乎很擅长与老人打交道。
有个穿玫瑰红上衣的老太,见到她便笑逐颜开,拉着她的手不让她走,说要“扣留一下子”。
红衣老太不知怎么对丘爸高度认可,过来熊抱,说一听他的声音就知道是个好人。
有个穿黑衣的老太刚洗了头出来,姑娘夸她新衣服好看,说要给她拍照,让她笑一笑。老太勉强笑了笑。姑娘说,您笑起来好漂亮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您的笑容呢!
转头,姑娘跟我们说:这个老太刚来的时候,天天吵着要回去,现在好多了。
她打开与黑衣老太家属的微信群,说:她女儿让我拍一张她的笑脸。——每个老人都有一个由护工和家属组成的微信群。
我仔细看了看黑衣老太,细眉细眼,脸上很干净,应该有过很好的职业,有种贵气,也有种悲戚,这悲戚正在消解她的贵气。
我们走了一圈,回到大堂,老太太还在弹琴。
姑娘过去,亲热地说:张老师弹得真好!
老太太矜持地说:没有学过,乱弹的。
姑娘说:您谦虚了!您是高手,以后教大家弹琴哈!您觉得这个琴怎么样?
老太太很内行地说:这是练习琴。
随后,姑娘带她参观健身房和中医治疗室。告诉她这里专门照顾像她这样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老人。
我说:这里有艾灸,都是中医疗法,你不是不喜欢西医吗?正好可以做做艾灸啊。
又去五楼,看大家的生活,看给她安排的房间。
我说,你要是觉得可以,就留下来,我回头再把东西给你送来。
她说:也可以啰。
这真像是白天看见了飞碟,虽然不敢相信,但知道必须拿起手机拍照以“固定证据”。
于是我们兵分三路,我去办手续,小丘帮她领物资,丘爸去买水。
我因为晚上还有个看片会,心想赶紧处理完这边的事,晚上再来送东西,也来不及更多咂摸。
姑娘说,有些家属会悄悄地走,怕不好控制。
她已经开始吃晚饭了,我过去跟她打了招呼,给她一百元现金,说我现在要去办事,晚上再把换洗衣服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