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培养一个好性格的宝宝。曾经我在幼儿园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高知的妈妈曾经有非常好的工作,生了孩子之后就选择全职在家带孩子,当他接触到蒙特梭利教育的时候,他非常喜欢蒙特梭利的理念,后来毫不犹豫的在一岁半的时候就把宝宝送到我们的蒙特梭利学校来。那么经过半年之后,他的宝宝就从一岁半变成两岁,两岁的时候宝宝开始有一些执拗的行为常常跟大人对抗,于是乎妈妈就非常的疑惑。来找我说,Kevin老师我们家孩子原来非常的乖,你叫他做什么他都非常乐意去做,但是现在反而两岁了,到了学校不但感觉上好像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糟,是不是在学校里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听到这个情况我才意识到我需要跟妈妈好好的沟通一下,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行为变得更糟,而是宝宝在两岁以后已经到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可能会给孩子贴上叛逆,逆反这样的标签,网上就有这样的说法叫terrible too,或者是horrible three。说的就是两岁以后的宝宝很执拗很叛逆,对很多的父母来说都很头疼,其实一岁半是一个分水岭,一岁半之前让他做什么,他都会非常配合,你会觉得宝宝听话乖巧可爱,其实这是宝宝在经历他的语言与认知的敏感期。
例如你跟他说宝宝去帮爸爸拿拖鞋,他会非常开心,天天的去帮你把拖鞋拿过来,再拿的过程他就会看着你,是不是看到你认可的眼神,如果你是认可的,他拿来给你,你告诉他宝宝谢谢你帮爸爸拿拖鞋,他会非常有成就感,因为他正在经他的语言跟认知的敏感性,可是过了一岁半之后,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你知道他干什么他都会说我不要,其实这就是宝宝自我意识敏感期最突出的表现。
自我意识敏感期通常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这个时候的宝宝心智发展更加成熟,开始会有自我的主意,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如果家长不了解,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个一点就着的父母,你会想这个孩子一定不是亲生的,之前在幼儿园就有妞妞的妈妈跟我说,最近女儿总是爱跟他唱反调,让他干什么?他都说不,有一天晚上做好了晚饭,他喊妞吃饭妞在客厅里玩积木,头也不抬地回答我不要,妈妈走到妞妞身旁说宝贝吃晚饭了,妈妈给你做最爱吃的排骨。妞妞看着妈妈又看着餐桌,依然坚持说我不吃,妈妈没有生气,耐心蹲下来问他,你为什么不吃饭肚子会饿?妞妞回答不知道,妈妈只好自己去吃了,可是过一会儿小家伙自己跑过来吃,让妈妈真是哭笑不得。
其实宝宝总是说不,这是他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他们通过说不,来表达自我的意志,在自我意识敏感期,宝宝还可能会变得很抠门,什么东西都会说,这是我的不给你吃,拒绝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家长强行把玩具或者他的食物分给其他小朋友,他就会大哭不止,搞得场面十分尴尬,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孩子叛逆和自私的表现,可能同时还会伴随打人,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只是透过打这个动作来表示我不同意,我不喜欢的一种态度。
一岁半到三岁左右的阶段,表达自我意志是孩子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就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彰显会帮助他理解自我的界限在哪里,让它逐渐成为一个能够意志坚定而独立的个体。因此我们也说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宝宝塑造好性格的契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宝宝一直喜欢说我不要这样,我不要那样,是他在创造一种想要自我成长的动力,当父母不理解这个敏感期的特点,就很容易会认为是孩子不听话情况,当孩子想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往往会担心孩子做不好而去代劳,这样做往往得不到孩子的感激,反而会让他们更有情绪,而且过多的代劳就是在削弱宝宝自我的能力。如果家长了解自我意识敏感期,能够给到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让宝宝自己做的事情越多,他对环境的掌控感就越好,内在就更加自信,在未来的社会当中,宝宝也能成为一个更有责任感,更有担当,而且拥有好个性的人。在集体当中我想这样的人都会受到欢迎的,那么具体如何帮助宝宝顺利过度自我意识敏感期,培养好个性。
这里我给大家提4方面的建议,首先当宝宝有这样执拗的情况给他二选一的选择,对他而言重要的是他要做决定,至于决定什么不重要,我常常会开玩笑的说,这样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就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时候,例如你跟宝宝说宝宝咱们过来吃饭,他说我不吃饭,你可以问他给你选择你要先喝汤,还是先吃饭,很多时候他就会说我先喝汤,好喝了喝完汤就吃饭,他自然就去做了。
第二要给宝宝有品质的互动以及陪伴,孩子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其实都来自于父母有品质的互动与陪伴,我们反复强调的有品质的陪伴,对宝宝的需求能够做及时的反应,这个叫做有品质的陪伴,让他知道他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简单的原则将会帮助到他建立未来一个好性格的基础,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是友善的,他需要用友善的方式跟大家相互来交流。
第三要理解孩子的需求,我们成年人已经完全具备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如果别人强迫你做了不喜欢做的事,你也会觉得很不舒服。同样宝宝也是这样的,只是对他们而言比较辛苦的是三岁左右的孩子,他其实很难非常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要什么或者需要什么,在这样没有办法讲清楚的情况下,他很容易会有情绪,而我们的父母特别是老人为了要让孩子好,很容易就会替他代劳,这其实反而是更不尊重宝宝的想法和行为,让他觉得他自己没有办法自己独立做好什么事,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提供它一个自主独立能够做好事情的这样一个过程,对他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他唯有自己独立才能有自由,我们应该要替他高兴,他自己能独立做好什么事才对。我们越是支持他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让他自己独立完成,越能帮助他建立起自信。意大利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就曾经讲过一句很重要的话,help me do it by myse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就是呼吁父母要停下来,让宝宝自己来完成他想做的工作。
第四允许宝宝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宝宝情绪很强烈的时候甚至会摔东西,父母需要用一个引导表达情绪的小技巧,就是让宝宝的情绪的内容能说出来,例如说恩恩,爸爸妈妈看到你现在很生气,你现在想要做什么?请用说的,又或者是我知道你不能做这件事情,你觉得很难受是吗?是不是你想要做什么事?类似这一种帮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情绪的语言,往往能够帮助他降低他的这种焦虑跟这种挫折感,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若出现伤害自己,影响他人或破坏环境,这三种情况,记住我们需要用温柔而坚定的方式来引导他做正确的事。好,这节课我们就分享到这里。
《11、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学习多种语言》学习笔记
现在来讲讲语言敏感期的第一个部分,相信我们在开始提到语言敏感期的时候,绕不开的一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学习第二语言,很多家庭在让孩子学习类似英语或者其他语言上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可能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大家可能会问,那么语言敏感期是不是我们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期,可能还会有家长问,同时学习几门语言是不是可以轻松学会,对孩子来讲会不会容易混淆呢?
今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什么是语言的敏感期,曾经看过有一个综艺节目叫做深入人心二,其中有一位20多岁的中非混血儿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他的中文名字叫余华,他的爸爸是非洲马里人,妈妈是中国上海人,他在节目中摸到我是中非混血儿,我从小就学习说中文,我觉得英语真是特别的难,我还在准备考英语4级,其实也因为他从小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来学习英语,对他而言在英语的学习和表达上其实并没有突出的优势,即便他是外国人,根据蒙特梭利的研究,在一个发展的窗口敏感期,孩子很容易习得某些能力,但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学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语言的发展也是如此。
语言敏感期集中在0~6岁这个阶段,其中0~3岁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观察的时间段来发展,孩子的第二语言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过了敏感期,孩子在语言能力就无法发展,只是它的成本会更高,它的困难度会更大。那么宝宝语言的萌芽期盼爆发的敏感期,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我们来说一说科学家曾经就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选择30个出生刚三天的宝宝把他们放到实验室,给他们听两段录音,第一段录音是妈妈讲话的声音,第二段是陌生女子讲话的录音,两段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然后放给这些宝宝听,监测他们脑上的跟生理的变化。您就发现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时,脑波开始有变化,吸奶的力量变大,呼吸急促兴奋,然后心跳加速,而听到陌生女子的声音,则脑波心跳吸奶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其实已经开始对语言有感觉,而且清楚的知道妈妈是谁。
从现代科学来看,其实宝宝在就是母胎里7个月就已经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这就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准备期,全世界的宝宝大概都是在9个月到一岁半开始会说话,但是宝宝到了半到三岁的阶段,一般而言孩子就会进入语言的爆发期,非常典型的表现就是跌跌不休,每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这也是我们后面也要跟大家谈谈的话唠,在此我给大家提供三个非常关键的建议,支持这个阶段宝宝语言的发展。
首先在萌芽期的时候,父母要跟宝宝进行大量的语言互动,不管你今天希望他学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跟他用这个来你想要他学的语言照顾他的方式,都用这样的语言来说,对他的大脑都有这样的刺激,儿童心理学家就不同教育水准的家庭,对孩子的语言照顾语言互动做了一个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水准更高,经济条件更好的家庭,他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能够带给孩子更多的语言互动,促进孩子语言的丰富性,这也是孩子学习语言重要的基础,因此宝宝在语言萌芽期需要父母能够跟小朋友保持一种规律而持续性的互动,每一天抽出固定的15分钟到30分钟的时间,利用吃饭的时间喂奶的时间跟他对话,对他语言脑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就是我们在看婴儿互动的时候,要学习提高音调,用比较高频的声调汉堡包互动,这个往往是宝宝学习人类语言非常好的音频,这个音频可能跟我们一般讲话的方式是不一样,但是宝宝往往会特别注意这样的音频,例如我们可以对宝宝说,宝宝来叫爸爸,爸爸来了你好可爱,通常你会听到这么用这样的方式说话,旁边的人会鸡皮疙瘩掉满地,但是宝宝却会非常容易就接受这样的一种音频,而这样的方式在0~1岁非常适用于刺激孩子的语言发展。
第三个建议是在真实的情境下,用你想教他的语言跟宝宝互动,例如说this is my nose,this is my ears, you had big eyes。你要用这样的一种语气,用这样的情绪真实的跟他讲话,透过这种动作的方式,他会真实的能够感受到这个语言在这个情境下应该怎么使用,让宝宝形成一种习惯,他就能自然而偶然的学会语言,否则如果你正儿八经的要教他某一种语言,反而容易得到的是逆反的心理,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语言敏感期的特点,能够在这个阶段提供宝宝更好的支持,也是帮助宝宝建立社会认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当未来一个宝宝能够用语言跟别人沟通,它也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