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简书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置身事内》(作者:兰小欢,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本非常通俗的经济学好书。
兰小欢说,这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希望能帮读者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无忧读书喜欢先看“结束语”,多数的作者会把最深的感触、最好的总结留作点睛。
翻到文章最后,作者强调的是“乐观”——“相信中国会更好”的乐观、“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的朴素信念:
“我出生于1980年,长在内蒙古的边陲小镇,在北京、大连、上海、深圳、武汉都长期待过,除了在美国读书和生活的六七年,没离开过这片滚滚红尘。虽然见过的问题和麻烦可以再写几本书,但经历和见闻让我对中国悲观不起来。我可以用很多理论来分析和阐述这种乐观,但从根本上讲,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
显然,作者是诚实的。朴素的语言、以数据为支撑、事实为论据的严谨,让全书充满了理性的乐观,很有说服力。
好的书评是不剧透的。我只聊一些感兴趣的点:
1、权力的两种约束
“在任何体制下,权力运作都受到两种约束:做事的能力及做事的意愿。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资源,后者取决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忧的话:这是一条领导者需要清醒认知的原则。能否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流程创造,激发每一个人才的潜力和激情,是评价领导力大小的重要标准。
2、外部性
“一件事情该不该由地方自主决定,可以从外部性的角度来考虑。若此事只影响本地,没有外部性,就该由本地全权处理;若还影响其他地方,那上级就该出面协调。”
无忧的话:作者所说的“外部性”,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其实都适用。边界在于影响,难度在于尺寸,处理的火候体现的是治理者的水平和当事人的格局。
3、信息与权力
“我国政府各层级之间的职能基本同构,上级领导下级。原则上,上级对下级的各项工作都有最终决策权,可以推翻下级所有决定。但上级不可能掌握和处理所有信息,所以很多事务实际上由下级全权处理。如果上级没有独立的信息来源,就可能被下级牵着鼻子走。所以上级虽然名义上有最终决定权,拥有“形式权威”,但由于信息复杂、不易处理,下级实际上自主性很大,拥有“实际权威”。维护两类权威的平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关键。若下级有明显信息优势,且承担主要后果,那就该自主决策。若下级虽有信息优势,但决策后果对上级很重要,上级就可能多干预。”
无忧的话:很多年前听过一句经典的话:权力,很大程度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作者也认为,“实际权威来自信息优势”、“信息优势始终是权力运作的关键要素”。道理不难理解,只要看看身边的上下级,可以很快验证出来。越大的组织,越需要及时获取和传递信息。“上级要不断向下传达,下级要不断向上汇报,平级要不断沟通,所以体制内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山会海’”。
“所谓权力,实质就是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由谁来拍板决策的问题。”
无忧的话:刚才我们讨论的是“权力的来源”——信息不对称,那么这里作者讲的是“权力的表现”——“在说不清楚的情况下”谁拍板决策。还记得惠特曼的那首《O Captain! My Captain! 》吧,船长的价值,就在于让船在险恶的航程中,度过一切风浪从容返航。所以,我们常对初任管理者说“要敢于拍板”。当然,“善于拍板”是更高阶要求。
4、效果与代价
“做任何事都有代价,最优的结果是让效果和代价匹配,而不是不计代价地达成目标。”
无忧的话:庸俗的营销者鼓吹“世界上最赚钱生意的本质是女人怕丑,老人怕死,小孩怕蠢,男人怕虚,穷人怕穷,中产怕返贫”。不敢完全苟同,也确实不可否认“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对经济乃至人生的影响。“最优的结果是让效果和代价匹配,而不是不计代价地达成目标”,是个金句啊。
5、博弈结果与博弈过程
“缺少社会阅历的学生容易把博弈结果错当成博弈过程。成功的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所以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是理解政策的基础。”
无忧的话:毕业很多年了,依然记得法制史老师的一句话:“法律的本质是妥协”。那个年龄血气方刚一直认为“法律是利剑”,怎么可能是“妥协”?读到这段话,回想当时的认知,就是典型的“把博弈结果错当成博弈过程”。结果导向没有错,但真正的成功是过程中的自我突破、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好的结果也只是过程的溢出。学会理解冲突、掌握协调本领、找到解决机制,就在成长。
6、经济发展的核心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生产率。”
“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竞争。”
无忧的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生产率,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管理何尝不是?人的潜力(能力)、激情(态度),如何激活?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如何效用最大化?作者的建议是“依靠竞争”。国家治理要依靠地方竞争,企业管理要依靠人才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就是创造公平、良性、激烈的竞争氛围和空间。
7、实事求是
“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者,‘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不会过时的精神。”
无忧的话:邓小平把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概括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做学问、做事,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寻找掌握规律,按规律说话办事,不会过时。
以上是读《置身事内》的几点感触,最后再赞一下书名,很新颖,也很贴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