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了《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这本书是畅销书作家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维特尔合著的。(好吧,原谅我孤陋寡闻,这两人一个都没听说过)本书通俗易懂,介绍的方法也很简单,第一条就是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好吧,这看起来很简单,心动不如行动,马上试一下吧。下午,刚刚走在教学楼下面,发现有个学生正迎面而来,打算上楼,我露出微笑,大声呼叫他的名字,“丁××”接下来说什么呢?“你好吗?”感觉好假,说不出来;“吃了吗?”倒是很传统,好像场合不对。怎么办?怎么办?总不能只叫个名字吧!脑子一时乱了“你怎么没穿校服?”居然脱口而出。学生笑着没说话走过去了,留我一个人在风中凌乱,啊,这算什么主动热情打招呼?这不是批评学生吗?哎,看来热情打招呼也要学习啊!
记得有一次,我从教室走出来,在楼道遇到一个同事,同事见了我,关切地问,“谁惹你了?怎么满脸不高兴?”啊?没有不高兴啊!”自己照了下镜子,果然,那脸色像谁欠了我钱没还一样难看。这就是班主任的脸色,一进教室就不由得换上一副冷脸孔,可能觉得这样才能镇得住场子吧,这冷面孔得改!
晚上放学的时候,又有机会啦,和学生一起下楼,逮着两学生关心地询问考试情况。学生叽叽喳喳地说着各科考试时的情况 。过后我想,这算不算热情打招呼呢?今天巧合好考试,要是平时怎么打招呼?总询问学习情况不太好吧,表演他们的服饰也不行啊!(大家都得穿校服,一样一样的,怎么表扬。)看来,下次要想几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