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常用的设计模式

一、代理模式

1. 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

2. 优势:解耦合

3.敏捷原则:开放-封闭原则

4.实例:tableview的 数据源delegate,通过和protocol的配合,完成委托诉求。

例子:列表row个数delegate、自定义的delegate

二、观察者模式

1.应用场景:一般为model层对,controller和view进行的通知方式,不关心谁去接收,只负责发布信息。

2.优势:解耦合

3.敏捷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开放-封闭原则

4.实例:Notification通知中心,注册通知中心,任何位置可以发送消息,注册观察者的对象可以接收。kvo,键值对改变通知的观察者。

三、MVC模式

1.应用场景:非常古老的设计模式,通过数据模型,控制器逻辑,视图展示将应用程序进行逻辑划分。

2.优势:使系统,层次清晰,职责分明,易于维护

3.敏捷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4.实例:model-即数据模型,view-视图展示,controller进行UI展现和数据交互的逻辑控制。

四、单例模式

1.应用场景:确保程序运行期某个类,只有一份实例,用于进行资源共享控制。

2.优势:使用简单,延时求值,易于跨模块

3.敏捷原则:单一职责原则

4.实例:[UIApplication sharedApplication]。 object c中,重写allocWithZone方法,保证即使用户用 alloc方法直接创建单例类的实例,返回的也只是此单例类的唯一静态变量。

五、策略模式

1.应用场景:定义算法族,封装起来,使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2.优势:使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用户

3.敏捷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多用组合,少用继承;针对接口编程,而非实现。

4.实例:排序算法,NSArray的sortedArrayUsingSelector;经典的鸭子会叫,会飞案例。

5.注意事项:1,剥离类中易于变化的行为,通过组合的方式嵌入抽象基类
2,变化的行为抽象基类为,所有可变变化的父类
3,用户类的最终实例,通过注入行为实例的方式,设定易变行为,防止了继承行为方式,导致无关行为污染子类。完成了策略封装和可替换性。

六、工厂模式

1.应用场景:工厂方式创建类的实例,多与proxy模式配合,创建可替换代理类。

2.优势:易于替换,面向抽象编程,application只与抽象工厂和易变类的共性抽象类发生调用关系。

3.敏捷原则:DIP依赖倒置原则

4.实例:项目部署环境中依赖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时,需要使用工厂配合proxy完成易用性替换

5.注意事项:项目初期,软件结构和需求都没有稳定下来时,不建议使用此模式,因为其劣势也很明显,增 加了代码的复杂度,增加了调用层次,增加了内存负担。所以要注意防止模式的滥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代理模式 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 优势:解耦合 敏捷...
    爱易寒曲易散阅读 2,649评论 0 0
  • ios开发学习中,经常弄不清楚ios的开发模式,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探讨~(一)代理模式应用场景:当一个类...
    贝勒老爷阅读 5,078评论 1 8
  • (一)代理模式 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 优势:解耦合 敏...
    Shelley_xie阅读 2,972评论 0 1
  • 1. 代理模式 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别的类去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哪个类来实现的时候。 优势:解耦性 敏捷...
    iChuck阅读 2,985评论 0 0
  • 下面是iOS开发中比较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详情如下所示: (一)代理模式 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
    iplaycodex阅读 5,6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