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二十四

      今天和妈妈闲聊,说到因为与别人观点不同而争论的事。让我想到一个故事,是孔子和弟子的故事。子路与别人争论:子路说三七二十一,而路人则坚持三七等于二十四。两个人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二人请孔子裁判,并约定输的人负十两银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当即判子路输了,子路给路人十两纹银,路人高高兴兴走了。子路不服气的质问孔子:“明明我说的对的,您为什么这样判?” 孔子说:“我知道三七二十一,也知道是你说的对的。可是,你从小读书,却和一个没读过书的人争论,有意思吗?他都糊涂那个样子了,连三乘七等于多少都弄不准,你却跟他争论!所以我判你输了,让你长点记性,以后别跟糊涂人争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和糊涂的人去争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较真的人,觉得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别人说错了,总是忍不住想去纠正,好为人师。因为这样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生活中,有很多认为“ 三七二十四”的人。持有这种认知的人,并没有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是啊,正如孔子所言,也许他们并未向我一样接受好的教育,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为什么要花时间争辩,辨出输赢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争辩的价值在何处呢?如果是真理,两个有学识的人可以越辩越明,对于学术研究有一定价值。但生活中大部分争辩毫无意义,更别说价值了。不如暂时包容他们的想法,节约出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