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刘琳坚持第1554天分享(2021/8/13)

        塞利格曼以“习得性无助”这一现象的发现而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塞利格曼实验中受电击的小狗一样,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就可能放弃对此事的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陷人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许多学业失败乃至人生受挫的青少年,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儿童失败的源头都与习得无助密切相关。在塞利格曼教授看来,能否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关键是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从童年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持续一辈子。

        对解释风格的判断有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注意这些概念的差别: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是否会始终存在;普遍性即起因影响许多情况;个人化即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举一个消极解释风格的例子:

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沮丧地说:

“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

“我每一次考数学都不可能考好!"

“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

作为父母,你会做出何种评价与解释呢?

有的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

“老爸老妈数学细胞少,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

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道:

“真是笨到家了啊!你是马尾豆腐提不得呀!”

        这样的解释就是消极的,将失败解释为永久性、普遍性与个人化等难以改变的原因,很容易让人产生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从而导致习得性无助。父母消极的解释风格会让孩子更加自卑甚至更加绝望,更难以继续努力。

        实际上,许多消极的解释既不利于孩子成长,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孩子的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并不等于成绩永远糟糕,更不等于他就是最笨的人。

    怎样做才是积极的解释风格呢?根据塞利格曼提出的建议,再举个例子:

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情绪很沮丧。

父母开导说:“孩子,你能学好数学,你以前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吗?"

“偶尔几次没有考好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考好。

“你这次没考好不是脑子笨,而是没有好好复习准备。”

        这就是积极的解释风格,即把孩子碰到的挫折解释为暂时的、特殊的原因,并向孩子指出这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孩子听到父母这样的解释,不仅心情得到安慰,自信心也会有所恢复,而且他可能认清自己,开始走向正确的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是十月份音标训练营的第一天课程,一个学员在经历了几次纠音,却没有掌握要领后,跟我说:太麻烦老师了,算了,我就不...
    蓝子Yolanda阅读 1,418评论 8 16
  • 这是我对于《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的学习笔记,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常能以乐观态度看待生活。 本书的作者是被誉...
    苦逼李阅读 630评论 3 4
  • 看到下面的几个场景,你一定并不陌生,你也许亲身经历过,也许听朋友说过。 场景一: 孩子:“爸爸,我这次考试数学又考...
    Vivi_4e37阅读 233评论 0 0
  • 现在之前的那些年养成了你如今的性格。如果你是乐观的,那么你还会乐观下去;如果你是悲观的,那么你可以费点脑力,让自己...
    陈珂阅读 865评论 4 11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3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