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聚铜川记

七月,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却挡不住战友相聚的热情。在这个流火的季节里,南北两地的战友们如同归巢的候鸟,纷纷朝着铜川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汇聚而来。

7月8日,来自河北霸州的建国夫妇,驾驶着汽车,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铜川新区。与此同时,远在四川宜宾的少滨夫妻,还带着可爱的孙女,也自驾来到了这里。两家人都满怀期待,想象着与战友重逢的喜悦场景。而此时,我们还在磨磨蹭蹭地准备出门,等我们匆匆赶到酒店时,他们早已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等候了。好在成良夫妇考虑周全,提前订好了房间,让战友们一到就有舒适的落脚之处。

分别已有八个月左右,再次见面,那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大家一见面,便紧紧握手,热情拥抱,问候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大家围坐在一起,倾听彼此这八个月来的生活琐事、所经趣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话语依然不断,仿佛要把这八个月的思念都倾诉出来。欢迎宴被安排在酒店的照金厅。包间里环境雅致、温馨,柔和的灯光洒在餐桌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惬意的氛围。菜品丰富多样,每一道都体现着地方特色和尽地主之谊的心意。那筋道的窝窝面、爽滑的刀剺面、酸辣可口的酸汤饸饹,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成良的妻子更是热情周到,她不仅准备了香甜的水果、可口的瓜子,还忙前忙后地为战友们倒水、斟酒、递送纸巾,就像一位专业的服务员,却温文尔雅,舒缓得当。西凤酒、好猫烟,这些具有陕西特色的物品,虽然价格并不昂贵,但却饱含着浓浓的情谊,让不太沾酒的建国都小酌了几杯。

少滨的孙女似乎对秦菜不太接受,仍习惯吃米饭,对手机的兴趣,远远超过了美食。不在意大人们的聊天,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老公特意拿了两瓶红酒,照顾不喝白酒的客人。少滨的爱人几杯红酒下肚,脸颊变得红扑扑的,但状态依然很好,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建国的妻子则只喝茶,不沾饮料,她担心饮料中的糖分对身体不好。本地的八个战友作陪,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畅所欲言。两瓶白酒还没见底,大家都有了节制,不再像曾经那样甩开膀子、赤臂开喝,岁月让我们变得更加沉稳。晚上的街边烧烤,成了大家放松身心的绝佳方式。温暖的街灯下,大家围坐在烧烤摊前,一边吃着美味的烧烤,一边聊天说笑。此时,白天的燥热渐渐消散,体温与心情都逐渐趋于最佳状态。

第二天,大家转住到陈炉古镇。成良的老家位于镇中半坡的一个小院,这里山风轻拂,绿荫环绕。院内外有各种果树,挂满李子是一个避暑的绝佳佳境。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动手包饺子、烙饼,少滨大显身手,围上围裙,亲自操刀,切肉、剁鱼,不大功夫,粉蒸肉、炖排骨、红烧鱼、回锅肉端上桌,几个帮手边看边操作,八九个凉菜齐整整摆满两桌。丰盛的饭菜,大家大口朵颐,吃得畅快淋漓,仿佛神仙一般逍遥自在。晚霞余晖里的演唱,给古镇染上了多彩的立体声响。丽娜的歌声嘹亮圆润,袁老师的嗓音稳定浑厚,少滨的草原歌曲带着江南味道,别有风味。在陈炉古镇的日子里,大家还安排了丰富的游览活动。可以去玉华宫,感受当年玄奘译经时的孤灯清苦,想象唐皇避暑时的盛大场景;也可以去陶艺村怀德苑,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正当盛夏高温持续的时候,7月13日,老连长携夫人,驾车七百多公里,从河南信阳来到了新区。为了迎接老连长,欢迎晚宴在引领本市餐饮的多乐酒店进行。一包两桌的场地,男女分开就座。男人们个个精神焕发,女人们则衣着光鲜亮丽。几个小朋友在人群中活泼地走动,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大家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战友夫人们也借此机会增加了熟识度,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侯嫂站在高处拍抖音,来回举杯做姿势,仿佛年轻了许多,将气氛推向了高潮。酒过几巡,话题越来越广泛,在酒精的作用下,有些战友情绪亢奋,只喊着“来一杯,来一杯”,真有点一杯接一杯的意思。

合影留念是每次聚会必不可少的环节。默默付出的还是成良夫人袁老师,她手持手机,不停地为大家拍照,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当夜风温度最适宜的时候,大家站在酒店门前,握手话别,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也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第二天,战友们要去古镇正式参观,还特意请了金牌讲解员老吴为大家讲解。全良夫妇举行了欢送宴,他们在宴席上衷心祝愿到铜的战友们在下一站吃好玩好,一路开心快乐,也祝愿所有战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场战友聚会,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让这份珍贵的战友情谊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