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江湖行话

我发现自己有个习惯,也许很多人也会有。比如去学校给学生们宣讲或者培训时,一定会冒一些网络流行词汇,比如打农药,打蓝。这时候,一般同学们都会心领神会,嘿嘿一笑。

为什么要说这些培训场合其实并不见得适宜的语言呢?

个人觉得,这就像以前各行各业的行话,也叫黑话。一说出来,同学们就知道我和你们是一伙的,站在一条线上的,拉近我和他们的距离感。

传统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行话,比如盗贼行业里的:条子来了,扯风。外人听不懂,行业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警察来了,快跑。

不是只有见不得光的职业才有行话,相声界也有行话,叫春典。

因为相声是当众表演,有些话语就得避开台下的听众。比如班主冲台上演员喊:嗨着点儿使或者马后。演员就知道了,下一个接场的伙计迟到了,我还得多说一会儿。

当然,行话不只是这一个作用,在过去没有身份证明和行业证书的时候,行话还能互通身份。

比如马三立老爷子在年轻那会儿,因为拒绝加入天津地头蛇的帮会,远走济南找饭吃。到了当地,盘缠用尽,去找地方说相声。走到市场,一处有个耍戏法的人,那时候耍戏法和说相声的算一个行业。等戏法耍完,马三立就去拱个手,说着春典:辛苦辛苦,我是从天津来的,是圌春的,这几天念啃,能否赏个穴?chui春是说相声的意思,念啃就是没饭吃,穴就是演艺的地方。

那耍戏法的一听,你是自己人啊,那当然就秉承行业互帮互助的理念,帮忙吆喝立场子。连着几天,和耍戏法的搭着说相声,马三立老爷子才算在当时的济南立下了脚跟。

所以行话的作用,就是不用出示任何的身份证明,只说上几句,就能让同行明白,相互帮助。所以在当时,行话是禁止传授给不相关的人,只有正式拜师学艺的人才能学到。相声《批行话》里有句: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企业因为身处服务行业,内部也有自己的行话。比如上卫生间叫一分钟。用餐叫打电话。小偷叫在库。这些都是为了在顾客面前,避免使用容易引起不快的词汇。

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规定用语。相互的问候,说话前的问候。不管身处哪个店,都是一样的流程,不会因为调动就完全换个不同环境。这也是为了让内部人员行为完全统一,更加流程化。

本篇江湖行话的内容来自罗辑思维文章。


写在简书第八十六天  86/1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也就是黑话。走江湖的人,行话尤其丰富,写出来每一个字都认识,可是偏偏听...
    曹司空阅读 991评论 0 0
  • 作为一种行业保护的手段,“春典”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作为艺人之间的交流手段,“春典”也起到...
    罗掌柜real阅读 883评论 0 3
  • 张寿臣:先谈谈相声“垫话儿”怎么入活吧。我说相声不愿意先报出节目名儿来,好比吧,唱大鼓,一上场得向观众报告今天要唱...
    罗掌柜real阅读 1,184评论 0 3
  • 春典”又叫“江湖春典”。所以,一名相声艺人可以和任何江湖中人,甚至可以跟一个小偷用“春典”直接对话。当然,艺人和小...
    罗掌柜real阅读 666评论 0 0
  • 你在熙攘的观众里笑得随意 我在稀零的掌声里孤独演戏 如果梦想之光已殆尽 我愿安静的死去 晃晃悠悠 又走过一载路 我...
    徐秀美阅读 1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