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的自律,是不断地打破自己:
有一张图,揭示了幼蚕的两种命运。
蚕虫结茧成蛹后,约两周发育成熟。
此时若自己打开茧房,便可化蛹成蛾,如果等待别人打开茧房,则是连同蚕茧一起,被缫丝人丢入沸水。
茧房打开之时,蚕虫消亡之日。
同样一只蚕茧,从里面打开是蜕变,从外面打开是灭亡。
人生亦是如此。
如果只知躺在舒适区,期待别人来改变千篇一律的生活,等来的只会是时代的车轮,以及车轮碾过后的一地碎片。
只有主动打破自己,生命在不断揉碎与修复的过程中,迎来华丽的蜕变。
所以我常说,人生最难的自律,是不断从内打破自己。
01 打破思维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界第一CEO,他担任通用集团CEO,让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成长为市值超4000亿的巨头。
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建议他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写下来,成书出版。
杰克笑道:“那我得去我的垃圾桶里翻一翻了。”
原来杰克从不做经验留档,甚至要求公司定期清理内部文件。
如此一来,员工遇到新问题时,就不会依赖过往经验,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生活其他方面。
当我们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相同的方法会一直奏效。
其实许多事情表面相似,内在却有不同的机理,照搬经验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只有打破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一件事的语境逻辑,才能找到恰当的方法。
1470年,马霍梅特率领土耳其军队与拜占庭交战。
由于拜占庭死守金角湾的峡口,土耳其舰队始终不能靠近城池。
一位土耳其士兵提议:不如绕开峡口,让船沿着陆路拐入金角湾。其余人笑他异想天开:“船不在海里航行,那还能叫船吗?”
马霍梅特却反问:“谁说船一定得在水里?”
他与大臣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个想法虽然有违常理,但并非没有可行性。
马霍梅特立刻下令准备圆木,铺在舰船下面。
军队在炮火掩护下,拖着舰船一点点向金海湾内港靠近。
拜占庭从未想到船还能在陆地拖行,在内港看到土耳其舰队时,震惊得不知所措,土耳其舰队因此取得了胜利。
正如诗人阿多尼斯所说:“有时阻碍我们脚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断被证明有效的思维方式。”
固守经验主义的藩篱,就会不断封闭自我,在困境面前束手无策。
当你打破固有思维,每推翻一堵墙,人生便多出了一条路。
(未完待续)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读书会身心成长家园
2021.11.22 Mon. 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