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了简书

简书是个很棒的平台,从简书起步,写写读后感,也算是对自己的交代。

自认为读的书也不算少,可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才知道肚里没货的滋味。分析了几点原因:

第一,只看不记。这一类书主要是小说,一些日系推理比如《推理要在晚餐后》系列,好的网络小说比如天下归元的小说,丁墨的推理言情等等,好的实体小说比如《龙族》等等。一本好书总会有吸引你的地方,只看故事情节,过过眼瘾远远不够。一直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阅读速度。现在想来,看的快并不等于看的好。看的再多不转化成自己的东西都是白看。

第二,只记不看。这类书大多是生活类,或是些励志随笔等。我自认为笔头也不算懒惰,书摘本也常年在案头放着,偶尔写写看到的好词好句,偶尔写写自己脑海中闪过的火花,貌似写了就是写了,写完后就束之高阁,不深入思考。这样跟没有看过又有什么区别。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看上去读了很多书,费时不讨好的活还是不要做的好。毕竟人的经历有限,何不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不看也不记。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漏洞也不过是在最近,大抵是生活的重心改变了吧,更专注自身的成长和将来的规划,不在畏手畏脚,而是多多尝试。我的知识漏洞有很多,心理学,哲学类首当其冲。在二十几岁的年纪特别容易迷茫,怕前途未知,而诱惑又太多,我希望它们可以帮助我。此外,大热的时间管理,交流沟通和年轻人不得不学习的理财知识,都让我觉得需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那些可能有些晦涩的难懂的却最最经典的,往往才是我最需要静下心来研读的。

看完一本书,书讲了什么总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好句有哪些,学到了什么,再深层次的学习作者如何刻画人物,描写场景,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等等。至少可以完整的复述给别人听。(讲故事也是我欠缺的才能)学会去辨别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工具书,哪些值得一读再读,而哪些需要一眼带过只解重点。真正的好书经得起推敲。多看多想多写,努力积累生命的长度和广度,使自己变得丰厚有趣起来。不讨好,不媚俗,自有一番风骨和天地。

我会一直努力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5,014评论 9 209
  • 其实很多歌,翻唱的比原唱的还有味道。 这两天听到一首歌,觉得很棒,也一直都在单曲循环,所以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
    甪玺阅读 8,632评论 0 1
  • 周六,买的书陆陆续续到了,早起,洗澡归来。拿着手机看《昭奚旧草》,入迷。突然,手机震动。 "快来救我"。多年好友,...
    罗嫚阅读 3,647评论 8 9
  • 今天我和妈妈吃完午饭,就去晨山学校取英语书。 事情是这样的:国庆假期,我把课本放在学校了,没有拿回...
    吴洛天阅读 2,55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