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仔中国年系列之(四)——放鞭炮

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表现喜庆场景的诗里,它展现了一副富有浓厚节日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意思是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面朝东方,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看,鞭炮声总是热闹喜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过年放鞭炮一直是我们成长的见证。记得以前过年,就是盼着收红包,然后和大人讨价还价葱红包里拿点钱出来和小伙伴儿们买鞭炮。那个时候因为烟火见的少,最爱的就是烟火,放地上的,手持的,虽不如现在的烟火这般绚烂,却也光彩夺目。现在城市发展快了,污染严重,在城市特别是市区里,都明令规定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给我们浓浓的年味儿减少了好多快乐,显得更为冷清。这次回老家,鞭炮是在县城里逛了好久才买到的。小区门口的小卖铺几乎没有卖了,一问,原来是不赚钱,还有潜在危险,店家担心出事的小孩家长来理论,放弃了这些许微薄的利润。

决定给童仔买鞭炮,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他喜欢,想要尝试;二是他内心害怕,但作为家长我们觉得不能逃避,正面的接触、实质的了解,也许就没有那么怕了。当然,在选择鞭炮的时候,对于一个三岁不到、内心又有畏惧心理的小孩儿,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所以以放立式烟火为主,其次选了较多的甩炮。烟火一般就是点燃了欣赏,甩炮的威力较小,又有放鞭炮的声音和感觉,对于童仔克服对放鞭炮的恐惧有正面作用。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一开始,童仔还有点畏手畏脚,不太敢玩儿,后来和王二哥一起。在大孩子的积极带领和正面引导下,两小孩儿不一会就放完了一盒甩炮,还兴致勃勃的想尝试烟火。随着甩炮一盒盒的减少,童仔对于鞭炮的恐惧也一点点的减少。

这个年,不仅是喜庆年,也是成长年。明年,想带童仔尝试自己写春联,贴福字。也许对年味的理解又会有不同的品评滋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乡里浓浓的年味儿还体现在时不时听到的鞭炮、甩炮、烟花上。童仔一岁的时候,在市医院住院,错过了那般热闹(吵闹);两岁...
    奔跑的快乐Lynn阅读 1,352评论 0 2
  •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
    Charles远仁阅读 5,222评论 9 10
  •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7,760评论 0 0
  • 风戏池塘水犹绿,日映堤柳染鹅黄。 只是初春色难晓,且待烟雨露私藏。
    柳生枝阅读 3,173评论 10 18
  • #COCO老师健康分享006# 《运动真的能让我们瘦下来吗?》 昨天分享了关于卡路里的观念,我们明白了其实单纯控制...
    COCOL老师阅读 3,61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