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铃:如实生活,礼敬本性

(图片来源:当当网)


“雨水倾洒花园,打开窗户,树丛晃动。

没有回忆,没有期待,没有忧,没有欲求。

这是一个清晨的极乐净土。”


当庆山老师的《宝铃》出现这样的一句文字时,我想说,这是我一直在期待拥有的状态。


就像前几天被我妹问到,生日快到了,想要什么礼物时,我想了一下,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吃穿用度,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轻易更改。


想要的那些又是无法靠他人赠予的,后面想了一想,还是一起吃顿饭吧。彼此看着舒服的人,喜欢着差不多的菜色,不用为了照顾对方点个菜费尽脑汁,这样的用餐氛围就是一番极乐净土。这饭吃起来也是开心的。


年纪渐长之后,感觉自己追求的都是随性的人。随性地说起一件事,随性地提到一个想去的地方,随性地说起哪里开起一家新的餐馆,然后随性地说走就走,然后就走起。


或许人就是这样慢慢地懒了起来,懒得去争吵太多,懒得去衡量,懒得去权衡,心思和脑子,总觉得应该花在喜欢的事情和人上,其他的,该随风而逝就得让它逝,不然就是一种内耗。


“但你能够看到一段关系的走向和终点,

明了它的意图,才会了悟,

它只是用来让自己的灵魂完善。”


所以,总是很喜欢庆山老师的文字,总是在莫名间,说中了很多心思。


后面的那句才更经典。


“除了彼此的相互了解,

并因此而从中生出了仁慈。

人与人之间没有其他真正的相遇。”


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相遇与渐行渐远的标准。人与人之间大概都是这样。总是会遇见,然后就发生碰撞,最终撞好了,形成了合适的三观;撞不好了,那就各自散去吧。


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然后生出了彼此之间的仁慈,这样的相遇才有意义。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总是很难。所以,我们才会不停地感慨,好的遇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吧。


毕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的遇见,然后走近,再然后就是彼此之间的发展开始出现不同的轨迹。有的人在一条路上走得比较远,有的人停留在原地。这些都只是各自的选择。可是,难就难在,停在原地人,要求其他人都跟着留下,却始终没能明白它为何要向前的心。


所以,总是在一个人最开心的时候,时不时地泼一盆冷水,亦或者言语中左右而言他。更讽刺的是,对方依旧觉得自己说得滴水不漏。可另一个人却在思考着,如此地内耗,要不要彼此就此远离,不要有太多的交集。


或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快走到终点的时候,才能领悟,当初遇见的价值。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来志同道合的,也有一些关系,只是来让我们看懂人心。


“千变万化,世间是幻影盛宴。

参与其中,赞叹游戏的不可思议。

但无论如何,这只是一场游戏,

没有荣誉,也没有罪恶。

所获的只是体验,

结果也只是一场体验。

我只想知道该如何彻底终结节目。”


其实,我也想知道,如何彻底终结这些节目。因为有的时候,自己太认真,太入戏了,这一切就不好玩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戴着面具,面具下才是真实的面容。如果我每天都要看着一张张的假脸,那我为何不把眼睛看向那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呢?我可以选择看书,看山,看海,我又有什么理由选择要看你这张假面呢?


凡事一旦动用了底层逻辑,我们就会发现,这世间的很多事,完全经不起推敲。一旦推敲研磨,我们或许没法承受人心的恶。


虽然这些东西都是浮云,可是被云遮住的时候,内心还是会不开心的。虽然所有的经历,不管好坏,都只是体验,然而不好的经历还是会让我们内心很不舒服。我无心看破人间百态,我只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开心地活着。


所以,我不喜欢看,也不喜欢加入任何虚假的节目中。


就像庆山老师的另一句话,“已失去在他人之中寻找满足的想法。”是啊,年轻的时候,总是把他人的看法想得太重要,所以总是被他们影响。因为害怕自己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人。


现如今才明白,一个人想要格格不入,是需要一定的道行的。毕竟,他首先得承受自己那些与他人不一样的想法,还要把这些付诸实践。在遭遇他人不友好的攻击时,他还得忍下来,专注于自己的选择,让一切交给时间证明。


所有那些到最后都能一直格格不入的人,才是这世间纯粹的人。因为纯粹,所以不受他人的污染。


所以,就如庆山老师所说的,“保持对这个世间的清洁与正直,真正的安宁来自此。在所看见的看不见之中存在。”


若想内心安宁,其实最重要的还得看个人。个人若是能够扛得住这世间的诸多影响,保持着自己对这个世间一贯的看法,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价值,或许,真的就是安宁。


可是,想要做到,确实很难。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早就不是生活在车马很慢的时代里,所以身边的一切一直都在变化,甚至于有的时候会让人怀疑人生。甚至于身边的人出现一件新的东西,周遭的人也会争先着想要拥有,不管你是否真正需要。所以,在盲目和攀比中,人就会容易迷失。


等到自己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不过也是一场梦,有的时候就有点为时已晚了。


因此,保持清洁,保持正直,很多时候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更多的时候是在无人处的坚持。这样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大概得等到一个人的一生盖棺定论时,我们才能明明白白地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到了这个年纪的自己,想要活得自在些,能做的事情就是如实生活,礼敬本性。这世间的诸多品质中,谁能够做到如实不虚假地活着,才是大智慧的人。这世间的诸多看破,其实就是对人的本性一直都充满着礼敬,在看破不说破之间,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