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不在家,对姥姥来说就像亏欠女儿一样,每每女儿领着孩子回家,她都会以最高礼遇接待。
七十年代初,家家户户都在温饱线下挣扎。
姥姥家养了几只鸡,鸡下了蛋都留起来。当女儿带着孩子回娘家的时候,要么给孩子煮个鸡蛋吃,要么给孩子放点面加个鸡蛋放点菜叶烙个鸡蛋饼。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吃食。临走还要给孩子拿上几个。
孩子小,女儿走的时候,她一直送,一直送,一直送到看见女儿的家,她目送着女儿到家,她再回去。每回如此。
女儿随丈夫进了城,她才把一颗一直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虽然放心了,可是又多了一丝牵挂。因为离家远,不能经常看到孩子。隔辈亲隔辈亲,姥姥是何等的想念。老伴还时常去省城看女儿一家。可是姥姥借故家里离不开,一次都没有去过。其实她哪是离不开啊,她是怕孩子条件不好,自己去了再给孩子添麻烦。
孩子上学,女儿进城后也找了工作,都忙,一年到头也去不几趟。每次回来,她都会问:“姥姥,还认不认识我?”姥姥每次都会抱着她亲了又亲。
孩子上小学的那几年还能来两趟。自从上了初中,高中,由于课业紧。几年也回不去一趟。每次说回去,姥姥都会早早出村,到很远的车站去等候。
后来上了大学,然后参加了工作,就没再回过老家。爸妈经常回去。每次回去姥姥都会问:“小雨怎么也没回来?”妈妈一句:“她天天忙。”了事。当时姥姥失落的眼神没有引起妈妈的注意。我对姥姥的记忆也逐渐减落。
结婚后回去过一趟。问姥姥:“你知道我是吗?”姥姥略带思考的说:“你是小雨吧?”我高兴的抱着姥姥说:“姥姥记性真好,你还能认出来。”姥姥笑着说:“傻孩子,姥姥忘了谁也不会把你给忘了啊。”
小雨后来有了孩子,孩子小的时候,带着孩子回去过一次。姥姥听说小雨回来,早早的去三里外的集市上买了肉,给她们包了韭菜肉的水饺,还煮了鸡蛋,烙了鸡蛋饼。
当孩子十来岁的时候,小雨又回去了一次。姥姥明显变老了,不过精神头挺好。这次姥姥做的饭比上次还丰盛。让人杀了两只鸡,炖了一只,还烙了鸡蛋饼,煮了十几个鸡蛋,另外炒了两个菜。
我一看,说:“姥姥怎么每次都煮鸡蛋,烙鸡蛋饼啊?”姥姥笑着说:“不是你喜欢吃吗,每次做了你都能把它吃完。这次啊,我多煮了几个鸡蛋,你们走的时候拿到路上吃。还多杀了只鸡,也给你拿着,回去放冰箱,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
其实,我是不喜欢吃鸡蛋的,但是姥姥做了,为了让她老人家高兴,我都是装成喜欢的样子,大口大口的吃完。”姥姥坐在一边,看着我的吃相,别提多开心了。
又几年过去了。老家打来电话:“姥爷去世了。”我们急忙开车回去了。看着姥姥明显变老,拄上了拐棍。精神也不太好。
姥姥十六岁嫁到了姥爷家,姥爷当时才十三岁。现在姥爷八十三离开了人世,姥姥伺候了姥爷七十年。姥爷一走对姥姥的打击要比平常人大的多。
办完丧事,我们执意要接着姥姥一起来。姥姥开始还不来。母亲考虑到,姥姥年事已高,原来有姥爷作伴,到也放心。可是,姥爷走了。怕姥姥心情不好,再有点什么闪失。关键是大冬天的农村没有暖气,我们家早早的已经通了暖气。
最后姥姥还是跟着我们来了。我们怕姥姥心情不好,经常开导她。可是从表面上,看不出一点情绪的变化。看上去她是那么平和。
春天到了,她还是执意要回去,我们开车又把她送了回去。她成了母亲的牵挂。父母已经退休,一年有大半年会在老家度过。到了冬天又会把姥姥接来。每次姥姥回来我都会去看她,每次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看看我是谁?”每次姥姥都会很配合的说:“你是俺家小雨啊。”听到肯定的回答,我都会开心的抱抱姥姥。
去年夏天,我去老家附近的县城出差,顺路去看了看姥姥,我走到姥姥身边问她同样问题,她看了半天才想起我是谁。同样抱了抱姥姥,我眼里有些湿润。
去年冬天,我又去母亲家看姥姥,问起我是谁,她已认不出,母亲给她说我是小雨,她半天才勉强想起。
今年冬天我们回老家接她,她死活不让我进门,她只认识爸妈,已经把我当成了陌路。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