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义是从心无碍 | 论语心解013

【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信近于义。”信,承诺。义,宜,合乎本心,合乎道。“言可复也”。复,就是覆,是践行、往来的意思。如果你的承诺是合乎本心,合乎道的,就可以反复说,可以去践行了。如果你说过的话不符合本心,不合乎道,可以不去践行。

《孟子•离娄篇》就讲:“大人者,言不必信,惟义所在。”《史记•苏秦传》里面也有一个例子。一个名叫尾生的男子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没有来,突发洪水,尾生为了信守诺言死抱桥柱不走,最后被淹死了。这就是不近于义的信,是可以不必兑现承诺的。

“恭近于礼”。恭,恭敬,但恭不能滥。礼,就是要符合一定的规则,符合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些人道,也要符合天道。比如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该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让它顺其自然。“万物并作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礼的本质。合乎礼的恭敬是从真诚真心产生的,是由内而外流露出来的,不是为了面子而逼迫自己去做出来的,也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远耻辱也”,不失恭敬也就不失礼,自然就远离耻辱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依靠。亲,亲近的人。有什么事依靠亲近的人,这样的做法也可以效仿、参考、学习呀。譬如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又有七十二贤。那孔子是一个有仁德的人,是弟子们所亲近的人,可以让弟子们内心很安的。也可以协助弟子们开启本自具足的智慧,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像孔子这样的做法,是值得学习、参照的。

作者無生,感谢关注与阅读。

您的分享,让世界多一份祥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chenge微博谈阅读 6,791评论 0 16
  • 爸爸有个干妈,是高中一起踢球的基友的妈妈,曾一起偷偷骑车野了半个月才灰溜溜跑回家,也曾一起喝多了摔酒瓶子上头皮剜个...
    _Gretel阅读 8,921评论 12 26
  • 2016年10月1日思晨会自己走路了(2015年7月16一2016年10月1日)妈妈为你高兴,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
    f6e152d467ea阅读 1,306评论 0 0
  • 柳哲 北大有一群旁听生,有人称他们是“偷听生”、“蹭客”,也有人称他们是“北大游学生”、“北大边缘人”,他们却更喜...
    柳志儒阅读 1,794评论 0 0
  • 我的门面很小。 说是门面,其实行头只有一辆我自行改装的二手餐车:一个青蓝色煤气罐、一口扁平大锅和一柄铁板烧铲。每当...
    阁楼猴哥阅读 4,396评论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