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起床就能上哈佛?真相没这么简单

开车戳我来自小石头侃升学00:0008:54

凌晨四点半,外面仍是一片漆黑。


房间里,爸爸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妈妈已经匆匆起身,轻手轻脚地给全家人准备早餐。


学校规定孩子每天早上七点半到校,课代表要收作业的话甚至要更早。做过爸妈的都深有体会,自己的责任就是“更更早”。


长痛不如短痛,绝不让孩子早上在床上拖拉,自己也要身体力行。


“为了让孩子六点起来,我四点半就要起来做准备”,即便如此,北京那可怕的交通也经常让她们迟到。


“真的是长期睡眠不足”,顶着“送儿子上学不准迟到的压力”的妈妈一边抱怨一边开车,连车都开不好。


“我感到自己思绪混乱,情绪烦躁”,这位妈妈说。


现代社会生活似乎就是这样,颠三倒四。父母们恨不24小时全天待命,孩子们也跟着加班加点地赶作业。


昨晚这个十四岁小男孩十点睡的,在他的同学之间已经被列为早睡模范。即使这样,小男孩仍说:“我感觉自己像个僵尸…”


“困成这样上课上得好吗?”我问他。


“…课间补觉吧,如果太困了估计上课也会睡,或者到学校小卖部买一大瓶可乐。”


原来,不少青少年对“缺觉”的补偿行为是学大人从饮料中摄取咖啡因,或者通过一些其他的“外在形式”与自己的身体需求作斗争。


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如此拼命地对抗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为了加分让健康账户欠费?


你和你的孩子都是独立走动的时钟。而且这个时钟表针已经在我们人类的基因里转动了几十亿年了。


这位妈妈每天早起2小时,让孩子每天早醒30分钟。几星期下来,他们的生物钟就变了。


青春期的时候,青少年的生理时钟会被推迟。他们体内会等到晚上11点左右才开始释放褪黑激素,比我们一般大人或小孩晚了2个小时。这也意味着早上6点醒来的青少年,他的生理状况相当于凌晨4点醒来的成年人。

妈妈早上4点起床的辛苦,以为为孩子省了时间,且不知那个多睡了2个小时的小子和自己是一模一样的状态。


我们常以为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时间上抢占先机,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剥夺了他们身体的“成长时间”,我们这种“不要命”生活态度传递给下一代是会要他们命的。


睡够多久才算睡?


有爸妈说:“我们家可还不错,我孩子早睡早起,每天9点前就上床睡觉了。”


也有家长说:“小孩子精力旺盛,睡不着就不要睡了啦,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嘛。”


我们近期做了一次口头调查,二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孩子一天只要睡满8个小时就够了。剩下二分之一几乎对自己孩子的睡眠情况毫不关心。


美国睡眠科学家和小儿科医生一致建议青少年睡眠时间应保证在8至10小时。青春期的时候,处理高层次思考的脑结构高速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正确的判断力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


家长在孩子“睡眠问题”上过于想当然是非常危险的。许多孩子会在青春期无意识地注意力下降,并出现各种“奇怪”的症状:例如情绪化,暴躁,偷懒,忧郁,甚至做出一些令人讨厌,伤害他人的危险行为,都是长期睡眠不足所造成的,却被我们误以为是荷尔蒙或社交问题而没有引起关注。


睡眠时间能否东拼西凑?


“我家孩子平时虽然睡不多,周末可以多存点觉。” 比喻相当形象,可是睡眠真的能像存款那样“欲取欲支”吗?


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发行的一本书,叫做《哈佛凌晨4点半》。书里说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有人就此提出“晚上学习效率高”的观点。


乍一看,确实励志。仔细想来,不对呀?这群睡眠专家也不是吃闲饭的,按照他们的数据分析,美国名校不成了僵尸集中营了?后来经证实,凌晨4点半的哈佛大学其实和世界上其他的大学一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凌晨四点半都还沉浸在睡梦中。平日里学生们最晚学到十一二点也就陆续走了。只是在期末考试前一两天,唯一一个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勒蒙图书馆,人会稍多一些,但也绝不是人满为患。


加拿大约克大学生物学家帕特里夏这样指正:“昼夜节律对生物的存活至关重要。凡是我们研究过的生物,都听命于这一调控。” 即便睡眠时间有保障,但如果黑白颠倒,晚上工作和学习,白天睡觉,这样的睡眠节律紊乱也会对超过1000个基因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不以牺牲睡眠为代价,名校学生是怎么学的?很简单,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这样不仅能少喝点咖啡,还能多睡点觉。


凌晨四点半学习的图景是一个连哈弗自己学生都觉得荒谬的想象。这种真假参半的鸡血,配以东拼西凑的睡眠时间,给世界名校的光环套上中国式思维的论证。专为那些心中焦虑的爸妈“下药”,除了煽动性和误导性没有任何营养。你若心中空虚,就别怪它正中下怀了。


什么是最佳睡眠模式?


中国关于睡眠和生物钟的研究尚处在未开化的阶段,所以小石头翻墙查了一下国外的研究文献。根据美国睡眠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显示:人体睡眠由两种身体系统调节:睡眠/唤醒稳态(sleep/wake homeostasis),和昼夜节律生物钟(circadian biological clock);


睡眠/唤醒稳态系统(sleep/wake homeostasis)负责平衡睡眠和觉醒的时长。如果我们把睡眠比作财富,“稳态系统”就是我们的“理财经理”,它让我们在晚上的“时间收入”足以支撑白天活动“时间开支”。当我们长时间清醒时,“稳态系统”会告诉我们“现在是时候睡觉了”;

 

昼夜节律生物钟系统(circadian biological clock)负责调节时刻,它就像一个闹钟,定时叫你“起床”。昼夜节律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下降和上升:成人最强的睡眠驱动通常发生在上午2点到4点之间,下午1点到3点之间。在青少年中,研究表明,由于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上升的时间晚于成人,他们很难在晚上11点前入睡。青少年最强的睡眠驱动倾向于在上午3点到7点,和下午2点到5点之间发生,节律滞后的可能达到上午3点到7点,甚至持续到上午9点或上午10点。这意味着学生们经常在最差的状态下与学校的最重要的认知工作斗争。

最佳的睡眠模式应该是睡眠/唤醒稳态(sleep/wake homeostasis)和昼夜节律生物钟(circadian biological clock)这两个重要的生物系统共同配合,形成规律。


很多家长和中小学生都是夜猫子,习惯把晚上的工作时间往后拖延,这样的话建议你的整个生物钟都要往后调。例如,孩子晚上12点完成作业睡觉,那么相应的,起床时间应该在早上8点至10点之间。或者你把总的睡眠时间分成两段:晚间睡眠(12:00-07:00),和下午的微睡眠(13:00-14:00)。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通过“光线暗示”调节孩子的生物钟。比如在夜间调暗灯光引导入睡,或者尽快在早晨进入明亮的光线。

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表并保持充足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睡眠对我们都很重要。当然,这对于一部分家长来说仍是不现实的,时间不够,作业做不完,第二天还要早上学。那么各位家长不妨重新审视自己时间管理行为。据我所知,有位妈妈给孩子报了十几个课外班,孩子每天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依然有1小时时间给家长“讲课”。在时间投入的取舍和高效的学习方法都离不开家长的引导,与其牺牲孩子的睡眠和健康,不如先减少你家孩子在做的那些无用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讲了什么 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首度公开其创造的R90睡眠方案,颠覆八小时健康睡眠的传统定...
    少穻阅读 5,572评论 0 28
  • -1- 睡眠原理 睡眠是快速恢复体力、修精养神最好的方式,而好的睡眠质量却是从睡眠原理出发。 睡眠是一种在湿身卵化...
    秘校同下阅读 7,773评论 3 30
  • 我叫顾臣疏,一个夜猫子。 所谓的夜猫子,就是有早起困难症,傍晚多动症的人……这我表示很心塞,感觉不用睡觉的自己已经...
    顾臣疏阅读 5,142评论 0 2
  • 二十年后的某个黄昏你我或许仍可促膝而坐叩响记忆中的风声雨声以及读书声细数过往每一个【生命不息,分享不止】的时光……...
    蜗牛笔耕阅读 1,859评论 5 1
  • 今天陪我家先生看了奇葩说第四季的最后一期,突然有一种表达的冲动与欲望,或许是因为这一期中罗胖关于“成长”的某些话触...
    一念微笑_雨舟阅读 7,2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