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要只有考试
2018年,河南洛阳栾川县,33岁的男子常某,在初中毕业二十年后,将自己曾经的初中老师在半道拦下,一边指着鼻子骂,一边暴打扇耳光,时长达20多分钟。
2018年12月2日,湖南沅江12岁男孩吴某持刀将母亲杀害。
2018年12月31日,湖南衡南13岁罗某学生锤杀父母。
2018年12月29日,阜南第二初级中学正在开元旦联欢会,学校八年级班主任小婷有事回办公室,背后突然挨了一棍,施暴者抓起她的头发往地上撞击,直到她昏迷后才逃离现场。嫌疑人是一名15岁少年,曾是该校学生。
……
这只是报道出来的,我相信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面对这样的事情,不论网络上的褒贬,不论当事人的是是非非。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我们有必要从教育的角度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极端额事情?他们殴打的不是别人,而是曾今的老师。他们杀害的不是别人,而是父母。父母,老师,这两个角色是一个人一生最应该回报的,现实却给了一个响亮的巴掌。
极端的事情背后有着不极端的真相。其实,类似的事情背后都是一个个弱者的报复,一个弱势群体的报复。父母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生活,让孩子过上物质的奢华。父母不惜一切代价的在外边奔波,长年累月,除了挣钱还是挣钱。却还欺骗自己,挣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孩子和父母之间除了金钱的联系,就剩下这个孩子还有父母的姓氏。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和孩子谈谈。父母不知道孩子的书读的怎么样?父母不知道孩子有什么心事?父母不是最了解孩子的?父母最了解的是孩子的成绩,数字的变化,却从来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喜怒哀乐。父母关心能够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却从没有关心过孩子真正喜欢什么。父母知道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剩下的就是学校的事情。父母就只要提供物质的保证。却不知道父母需要给孩子言传身教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学会生活?怎样表达感恩?……父母欠孩子家庭教养的教育。孩子每一天都是披星戴月的离开,每一餐都是孤独的一个人吃。父母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教育失败,你挣得多少钱都是没有用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一个身体和心灵健康的孩子多么的重要。父母错误的认为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是成功的标志,却不知道让孩子幸福的生活,有一个健康的心灵,能够感受别人的付出,也能够给别人付出是多么的骄傲。我们追求的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家庭,最后还是回到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与学历没有关系,与权力没有关系。我们的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缺少陪伴。上面的极端案例,只要父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够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及时的释放,还会有这样的极端。父母要传递给孩子一个信念,无论你优秀与否,你在我心中都是最棒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是值得倾诉的,很多父母都早已关闭倾诉的大门。任何时候,不要让孩子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
作为老师,我们有着很多很多的理由,有着很大很大的压力。领导们要成绩,父母要成绩,社会要成绩。为了一个数字的变化,很多老师都操碎了心。为了让学生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别妻离子,带病上课。为了一个数字,我们却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施着暴力的统治。大家都在追求数字的变化,都在以爱的名义粗暴的伤害着学生。只要数字有所变化,其他的所有的错误教育方式都可以被家长,被社会,被领导认可。我们疯狂了,没有人清醒,认为数字就是教育。我们疯狂到压榨学生的所有空余时间,挤压学生的所有课堂,只为多做几道题,只为提高数字。一个疯狂的行为,被社会,被家长绑架,从来没有怀疑过,教育就是数字吗?我们喊得德智体美劳只是一个口号,只是一个文件的资料。所谓的德,会被数字覆盖。所有的活动,所有的行为都为数字让路。很多人的美好童年的回忆,只是不堪回首的失败,不堪回首的数字。其实,老师,你可以在戴着镣铐的时候,偶尔让学生知道,生活不仅是数字,还有很多值得追求。追求数字,让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体验到教育的乐趣,而是周而复始的焦虑,周而复始的疲惫。其实,教育是很美好的。我们被一个数字绑架了。我们忘记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工具。这些孩子需要我们鼓励,需要我们教会数字之外的东西,需要我们树立一个目标。我们只要在学生失落的时候,安慰一些。受伤的时候,帮着遮盖一下,不要让伤口再一次的扩大。找不到目标的时候,给学生指一指灯塔的方向,让学生始终知道光的方向。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关注学生的成绩太多,关注虚的名利太多。我们打着爱孩子的借口,却从来没有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没有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心灵世界空虚,精神实际苍白。我们从来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人平等的去对待,只是作为实现我们的某种目的的工具而已。教育的传承没有,只剩下选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