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认真把握好尺度

爱是出于本能,爱要合乎理智,爱孩子不是为了控制;爱她不是为了监视;爱是美好的,爱是幸福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爱。

01陪伴不是为了指责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怎么我看到了相爱相杀。

明明只是给孩子讲一道题而已,好像吵架一样,题还没有讲明白,人已经气急败坏。孩子题是没有学会,可是知道了你的态度,知识没有记着,只记着你的情绪。

陪伴不是为了指责,是为了给他家的温暖,给他爱的幸福,让他知道,孩子,别怕!还有妈妈在,你不会,我们一起想办法。我曾经和你一样,也是很是辛苦才把这些题目背会练熟。

02关心与干涉的界限

你今天想穿什么衣服,你咨询孩子时,已经有答案,可是他的选择和自己不同,怎么选?

他已经有他的审美,只要可以保暖,尊重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好。与其为孩子长大没有主见难受,还不如自己此刻难受一些,学会注重孩子的选择,让他慢慢自信,学会选择判断,最后学会有自己看法,听到自己的声音。

陪伴是相互温暖,不是有机会拿着显微镜仔细观察孩子,让后按自己的标注,对他指手画脚。

这样的做法,从当前看,他只是给你对抗,从长远看,他不太愿意和人交流,他会怀疑人的本心,我们对孩子的质疑,也会让孩子失去信任,让他一生不会相信任何人,从而幸福感比较差。

03点燃内向力与施压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孩子们普遍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太高,我上学的时候也曾经质疑老师,为什么书本没有电视好看,我凭什么都要听你们的,你们怎么都不听我的?!

也许如今我们都太懂道理,都知道内力起决定性作用。可是我们哪里有耐心等待内心的成长,我们已经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居高临下,习惯了给孩子施加压力,好像不如此,自己白白做了家长一样。

唤起内心的兴趣,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太多的耐心,也需要很多的条件,根本没有直接命令来的实在快捷。

明明知道外因只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是我们习惯了,没有等他的内因长到可以决定作用,我们已经让他学会了服从,否则,我们会惶恐不安。

04孩子都是愿意优秀

每个孩子都是愿意优秀的,你相信吗?

没有人天生都愿意做个坏人,只是环境,处境,还有很多无奈的原因,最终激发了他身上潜伏的小人,让他最终走向对抗,也走向了毁灭,这个过程,更是心酸无奈。

其实做这些之前,他们也不是天生的罪犯,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逼出来的无可奈何。

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愿意心向美好,努力奋斗的,是谁抹杀了他的学习兴趣,很多时候,是以爱为幌子,并不真爱他的老师和家长。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能让我们培养出很多所谓的优秀,还有更多无奈的仇恨。他们太多的不良情绪无法发泄,他们只是暂时的成绩不够理想而已,因为得不到开解,无法面对一次次的挫折,老师的质疑,家长的指责,最终他们选择了对抗。

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蜕变的过程,或者可以说都有一个另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很多时候,孩子的无助,彷徨,我们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的疏导他的不良情绪,也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给他应有的温暖、帮助、关怀。我们用了太多的审视、质疑、指责,把他们从犹豫推到坚决的对抗之路。

这条路,很是心酸,要承受众多的压力,还有自觉前途的无望,先是别人失望,后来是自我的放弃,最后前途渺茫,让自己和这个无趣的世界对抗。

孩子都是心向美好,不要随意举起你的道德大棒,也不要给他贴太多标签,有问题的孩子后面一定是,有问题的家长和家庭。

完结

我曾经很是质疑过很多,也思考过一些,也曾信誓旦旦的顺,如果我是家长,我会如何如何,今天我已经做了家长很久,为了让自己不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特地记下上面的话,让自己认真把握好尺度,不让自己泛滥成灾的爱,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爱是不添乱,你成长我快乐,你暂时受挫,我默默鼓励加油;学习只是生活的一个环节,我不能让它成为生活的全部,除了学习,我们还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光一逝不复回,往事只能回忆。 我和大风坐在一家咖啡店聊天,恰巧店里正在播放邓丽君的《往事只能回忆》。我知道大风是...
    晨一文阅读 518评论 0 2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是一门单独的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它优雅的字符匹配特性,各种编程语言都陆续支持正则表达式...
    不一样的丶我们阅读 260评论 0 0
  • 哈哈红红火火
    ______________阅读 324评论 0 0
  • 如果让你用三个关键词总结过去三个月的自己,你会用哪三个词,为什么? 1.改变 ①我一直有个不好的毛病,晚睡晚起的,...
    熊师娘阅读 1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