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钱经:钱是换来的 用换算逻辑拥有你想要的财富资源

钱隐于无形,呼之欲出。通过对周边资源的整合,创造出新的价值来,钱跟着就来。整合以共赢多赢为前提,扬长补短,拾余补缺,互通有无,你就能创造新的价值,有价值就会有金钱产生的可能。很多人经常羡慕别人资源好赚钱快。一个真相:所有资源的背后其实是人。我们一定可以通过和人的链接以及交换,获取你想要的任何资源。资源和金钱一样就在那里,对所有人平等。资源的价值在于流动,谁能最大化发挥资源的价值,资源就倾向被谁控制和使用。所以,表面上看是,你是缺少资源,其实质是你不懂得如何通过交换来控制资源。资源存在社会上有四种形式: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为我所控,如是我有。大部分人都限于前两种形式而沾沾自喜,真正的强者高手,恰恰不太重视前两者,而是不断在后两种形式上下功夫。

一个故事的启发:当英雄遇到英雄!

春秋战国时代,公孙座是一个忠于魏惠王的谋臣。一次,公孙座病了还很严重,魏惠王特地拜访问道:万一先生离开人间,我该找谁来辅佐我?公孙先生回答:我的手下商鞅可以。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语,这时公孙先生猜到王不想重用这个人,于是以退为进换了一种说法。他故弄玄虚刻意要求王清场只留下他们两人,公孙座接着说:大王如果不重用商鞅这个人,那一定就要杀了他,免得让他跑到别的国家。王走后,公孙座马上叫门人唤商鞅来见他。商鞅到后,公孙座说:刚才王找我,问我谁可以作为谋臣重用,我尽力向王推荐你,但我看到王的神色反应不对,我就做了反面的推荐,不用就干脆杀掉;我做人的原则是先国家后人情,我对国家算是尽忠了;你我朋友一场,现在劝你你赶快逃命。商鞅拍拍公孙的肩膀安慰道:先生放心吧,王如果不听你重用我的话,又怎么会听你杀我的话呢?历史证明,魏惠王没有杀商鞅反倒重用了商鞅。作为强者应该具有五大因素是:见地、手段、性格、资源、机运。这五大因素很多人没有深入思考与玩味。常人往往看不到当下谁是资源的拥有者,而强者却能看清谁拥着最大最多的资源。没有资源,手段无法发挥到极限。先用见地看清资源在谁的手中,然后再用手段将对方的资源通过换算思维与你分享。

赚钱就要学会转化的智慧!

获取金钱不能是直线思维,凡是直接奔金钱去的人,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其实,你自己才是你最大的资本,要赚钱就要学会转化的智慧。表面看是缺钱,其实是你缺少转化的能力和方法。见地越高越能看到赚钱的可能,而手段才是建立在见地基础上的直接获取方法和技巧。手段并无好恶,只有高低优劣。高明的手段注重的是以终为始结果导向。很多人不太明白其中的奥秘玄机,总是认为,我努力就好了,结果一定呈现。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你千万不能盲目相信,盲目相信的结果往往可能就是碌碌无为。方向不对,努力有罪;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现实中的教训就是:手段比努力更有结果。所谓手段是指更有力度和效果的直接方法。手段更多是从人性入手,其背后暗藏着因果逻辑。强化手段技能有四个按钮,从人性入手叫智慧,从心理入手叫权谋,从逻辑入手叫科学,从情感入手叫艺术。

能力和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

能力是很抽象的语意,朝这个抽象的方向去想,就会影响你的情绪,同时也会给自己很多一厢情愿的解释。事实上,这里涉及到一个触动情绪的资格问题。当能力变成了一个资格问题,你要么有,要么没有,你的答案将变得非常刻板和局限。当你想:我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你的潜意识会引导你的思考方向朝向自己的能力方向,而能力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当你想:我到底有没有方法可以做到?你的思考方向就会开始朝向寻找方法,一旦从方法导向入手,就会激发你更多的思考力学习力,你就会开始留意之前没有留意到的出路。比如,你做错了事,你一想“是我的能力有问题吗?”,你的情绪就受影响;相反,如果你做错了事,你一想“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吗?”,你的头脑就开始动,学习的欲望就出来。不要去设想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而是要设想你的方法够不够多。常讨论“要做什么”和“如何做”,就是开始进入权谋派强者的前提。事实上,当你的方法越来越多时,就代表你的能力越来越强。方法是能力的种子,能力是方法的果报。你不需要多想你有没有能力的果地问题,你要从因地开始去想,你的方法对不对。

不懂得换算思维钱永远不够用!

常有人会说,我没有钱,怎么办?在任何领域,资金永远都是不足的,懂得如何调动更多资金为你所用才是王道。你思维模式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而不是资金和成本。如果不懂得换算思维,钱所有人永远都不够用。你之所以总是患得患失,舍不得花钱买专业,舍不得送礼找资源,甚至在朋友面前也大气不起来,信息闭塞路子越来越窄。不懂得换算思维,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金钱给困死。口袋里有一个亿的人和口袋里有十块钱的人,区别在哪里?其实就在于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不同,就决定了格局和眼界的不同。普通的人思维模式局限了他的发展——产品要自己找,营销要自己做,渠道要自己建,客服要自己当,宣传要自己发……其实你只要学会基本的换算技巧就行了,把核心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技术,品牌等;其余可以通过一纸合约把你想要的资源换回来,为你所用就行。懂得分工分钱分面子的老板,才是有大智慧的老板。这就是有钱人掘金的另一面,很多人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真相。

懂得换算思维守财奴也会掏钱!

一个名叫MK的销售员,他为一个厂家销售价格为395 美元的烹调锅。一次,他来到一个城镇,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始示范,强调节省燃料费用的好处。这时,一位在当地出了名的守财奴却说:你的产品再好我也不会买的。第二天,MK敲开了这位守财奴的家门。守财奴开门就说:MK,见到你很高兴,但我不会购买那套锅的。MK看着守财奴,从身上掏出一美元钞票直接把它撕碎,然后问守财奴:你心疼吗?守财奴对MK的做法很吃惊,但他说:我不心疼,你撕的是你自己的钱。如果你愿意,你尽管撕吧。MK说:我撕的不是我的钱,而是你的钱。守财奴很奇怪:怎么会是我的钱呢?MK说:你已经结婚23年了吧?守财奴说:这有什么关系?不说23年,就按20年来算,你如果使用我的节能烹调锅做饭,你每天可节省一美元,一年节约360美元;过去的20年里,你没有使用我的烹调锅,你就白白浪费了7200美元,不就等于白白撕掉了7200 美元吗?!而今天你还没有用它,那么你等于又撕掉了一美元。守财奴被奇科说服了。其他人看到守财奴买下了烹调器也都争着买。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换算导出的销售案例。拉长省钱的时间可以扩大省钱的数值。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试试看能否把你的产品的核心卖点或者成交主张换算成数字的形式,让潜在客户看了就能明白的方式。另外,审视一下你的文案,是否过于宽泛而不够具体呢?你是否也可以把你的产品进行时间上的换算来获得新的数值?你的产品是否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据来让客户认知到其中的价值?一个秘诀:价值描述要越具体越好。

换算思维无处不在的应用!

一个一线业务员小李上班第一周经过培训后去跑客户,其他业务员都是坐地铁挤公交,他却打车,别的业务员每天能见两三个客户,他每天可以见五六个客户,他把每天打车费都换算成了见客户的时间和效率,开发的客户是其他业务员的两三倍,这就是差距。两个月后,小李就被派到外地去开拓市场,公司给一线业务报销的标准是三星级宾馆,有的业务员为省下住宿费用,住一些收费很低的私人旅馆。小李每次出差,都住五星级酒店,别的业务员都觉得小李肯定有背景。其实,小李在五星级酒店办理了一张会员卡,一晚的消费也就是几百多。住高档酒店的好处在于既接触的人层面不同,也给客户的感觉不同,这是懂得换算思维的智慧。紧接着小李还把前期的利润提成全部换成等价的奖品和礼品回馈给客户,礼品是打动客户,奖品是鼓励客户转介绍,一年后他就成了公司的金牌销售。后来公司里出现了纷争,因为其他业务员跟踪很久的客户都从他这里下单,这种事在大多数公司都很常见,如果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就会是一个麻烦事,不过这种麻烦对于小李这样懂得换算思维的人而言,就不算个事。他把其他业务员的客户在他这里购买得到的佣金全部返还给那个业务员,只是让那个业务员承担给客户的奖品,礼品的部分费用。这样换算导致的结果是,同事给小李的评价是大气,直接回馈结果是人气高涨,不到两年就破格提升为区域销售经理。强将手下无弱兵,小李的手下经过他的灌输,都懂得换算思维的精髓。

如何用一张纸换回你想要的资源?

只要你懂得换算思维的奥妙,站在商业模式和资源整合的角度,通过签定一纸协议就可以实现赚钱,这就是协议控制法。协议控制法是一种典型的换算思维应用。具体是指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双方基于一种共同的理念,互相贡献出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或者闲置的资源,去为对方创造价值,从而换取另外一种资源,为自己创造价值的过程。协议的价值在于,当这个共享共赢的过程涉及到变化时,也能有效规避彼此风险所带来的阻碍;为了把这种可能的阻碍和风险降到最低,事前先需要拟定一份白字黑字的约定。协议控制法就是一个共赢的利益交换。天下资源皆可为自己所用,协议控制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整合系统。也是一种我们在实践之中非常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简单易用,风险很低,又很容易达成合作,是企业家必须要掌握的商业模式。如何通过巧妙的协议涉及,对合作对象实现资源客户采购人员分销等全方位的控制,从而持续获得自动收入。协议控制法要至少设计两种产品的组合:一种是鱼饵型产品,不为产生利润,而是为了控制渠道或客户;另一种是利润型产品,通过转移支付或者升级消费的形式,实现利润。协议控制模式的威力,简单易行,自动盈利,长期稳定,多方共赢。

协议控制法本身不是一种靠协议控制对象的方法,而是靠利益来控制对象的技巧。协议控制法的核心是利益控制,就是通过一种无法抗拒的利益锁定客户,从而让客户付诸我们所希望发生的行为。总而言之,以换算思维为基础的协议控制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资源整合方法,它巧妙的把控制、免费、收费这三者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了稳定而持续的利润。企业家一定要掌握这种方法,因为它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商业智慧,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你必须记住:只有赚小钱的人才思考,每天如何卖产品;赚大钱的人,都在思考每天如何做资源整合。你与你想要的东西之间,就只差一份协议;任何你想要的资源,都可以通过一份协议来控制。营销模式的核心就一个字:卖。每天就是思考如何把产品卖给客户,如何把产品卖出更高价,如何卖出更多产品,如何更轻松,更快速,更简单地卖出产品。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一个字:送。就是如何把产品送到另一方去,控制另一方的资源,从而产生持续稳定,自动的现金收益。这个方法技巧会在禅门商道 · 财智动力工程中的反向操作扭转乾坤中详细介绍。

切忌不健康的三种换算思维!

第一,中间人的迷局。中间人或是中介者就是自己能什么事业都没有,却可以赚钱。这种人生存的资源就是朋友人脉和信息不对称。在他们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模式。当然,百事无全好中间人也自有中间人的尴尬。踏入商场就要永远记住这句话:时间会更换价值。意思是说在不同的时机跟人要钱,你的价值就会有不同的浮沉升跌。中间人赚钱的逻辑是:明白如何切断关键性信息,你才可以增加你被利用的筹码。这也正是中间人的死穴。在穿针引线前,中间人看起来很有价值;不过,在成交以后,中间人的价值将会荡然无存。站在中间人的角度,他会想:你们这些奸诈的生意人,没有我的穿针引线,你们会互相认识吗?中间人要明白:因作果时果亦因,果作因时因亦果。因果关系是很主观的,但是钱在谁的手上,就须以谁的立场来看因果。中间人看到他们两人的合作是他的因所种中的果,生意人认为现在连种子都还没有下,你怎样向我担保会结果呢?有位朋友是个肯用脑的人,他看到中间人的死穴,从此不再做不承担风险的中间人,从此开启他新的转折。他要么不做中间人,做的话就必定会看自己能付出什么代价。他的做法是:如果我要做中间人的话,我就打算承担你的风险,实银实码的在你公司占股。他终于领悟到被利用的智慧。一旦他开始用这个方法,他所接洽的人也开始对他有信心。他利用这种新中间人的身份赚得钵满盆满。

第二,界定施恩与回报。常提自己恩史的人,不管真假都是弱者。通常那些埋怨别人不记得他的恩的人,其实都只是介意别人不报恩。但恩的意思是什么?恩就是说,在你最痛苦时我救了你,或在你需要帮忙时我帮了你,而且是一个不求回报的帮忙,才可以归纳成恩。不过,当你埋怨别人不记得你的恩时,换句话说,你对回报是有要求的,请问这还可算是恩吗?要回报的就不是恩,而是天公地道的交易。要别人常记得他恩情的人,其实是一个懒人,不断埋怨别人不记得他的恩情的人,更加是一个弱者。同样地,一家大公司所有的股东都是以效率和贡献来的计算来分红。只有不成熟没竞争力的公司,才会笨得用过去的恩来断定一个人现在的劳。切记:只有没效率的人才会关注恩,有效率的人会关注持续性功劳多过恩。开口闭口就讲个恩字的人,注定还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因为他认为一个人的恩情比功劳更重要,他也最渴望人家以恩来回报他。恩情是历史,功劳是却要以持续性的效率来计算。时间会把功劳变成恩,这就是时间和价值的兑换率的概念。开创性的价值会在初期显高,在成长后期其价值就开始下降。当时间把恩情的价值削弱的时候,就是你要找新战场的时候。

第三,区分感情与利益。有本事的人和尚未成熟的人,在头脑上有明显分别,能不断进步的人不介意自己以前的恩是否被记得,最重要是他明白“九死一生”的道理。他不计较自己的恩是否被人记得,因为他不断以效率来看待自己。故此,以效率来看待自己的人,也会以效率来看待他人,这种人才能成为强者。所以,越大的公司,越是论绩不论恩。交朋友时能论恩,但用恩来衡量股东之间如何分红,便一定有矛盾,因为时间会转换价值。有句老话:饮水要思源。就是说要思而已,记之即可。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恩,他会记得你,但别妄想你可以因为他而发达。你还要问自己是否有“料”可以帮到他赚更多的钱。就算他肯给你机会,如果你没有本事的话,他还是会照样地放弃你。只喜欢喝牛奶不需要将整头母牛买下。所以,就算你认为饮水要思源,亦不需把一个曾在你掉下山崖时救你一命的农夫请回家当宰相!很多聪明有才华的人都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不能把感情和利益分开。如果一个人没办法分清楚利益和感情,这种人还没真正成熟,尚未达到做生意的境界,还是打工者的心态:被认同,求简单,常开心等。相反,做生意的心态是:认同不重要,利益更重要。常算感情账的人是打工的心态;老算利益账的人则是生意人的见地。自我的强者始终明白一个事实:要朋友但不需要朋友的道理,他们对朋友的定义会比弱者来得更加清晰。

欢迎转发分享,添加关注获取更多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