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那是爷爷亲手种的,树不高,却很壮实,枝叶伸得很开,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
每到夏天,它的叶子密密匝匝,把院子遮得阴凉,我们几个孩子就在树下玩捉迷藏、丢沙包。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圆圆的石榴,红得像一个个小灯笼,在阳光里闪着光。
爷爷常说,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他喜欢在秋天摘一个最大的石榴,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等家人都到齐了才切开。
切开的那一刻,里面密密麻麻的籽儿像一颗颗晶莹的红宝石,排列得整整齐齐。爷爷会笑眯眯地分给我们,说:“吃了石榴,日子红红火火,人丁兴旺。”
我最爱看爷爷剥石榴。他的手很粗糙,却动作很轻柔,生怕把籽儿弄破。剥下来的籽儿放在白瓷碗里,映着瓷的洁白,越发显得鲜艳。
我们吃得满嘴都是甜甜的汁水,手上也染成了淡淡的红色。那味道,甜里带点微酸,像极了日子——有甜头,也有一点酸。
后来我去外地读书,很少再吃到家里的石榴。城里的水果摊上也有石榴卖,个头很大,颜色也红,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有一次,同学递给我一个剥好的石榴,说:“尝尝,这是突尼斯软籽石榴,不用吐籽。”我吃了几颗,确实方便,也很甜,但没有家里石榴那种脆生生的口感,更没有那股阳光和泥土的味道。
我想,那是因为家里的石榴树是爷爷用心种的。春天,他会给树松土、施肥;夏天,他会修剪枝条,让阳光能照到每一个果子;秋天,他会在树下铺上稻草,防止石榴掉下来摔裂;冬天,他会给树干刷上白石灰,防止虫子。那棵树就像家里的一员,爷爷对它的照顾,比对我们几个孩子还细心。
爷爷去世后,那棵石榴树没人管了。前几年我回家,发现它的枝叶已经有些杂乱,果子也结得少了。我站在树下,忽然觉得很心酸。
小时候,我总觉得爷爷会一直在,石榴树也会一直在。可时间就像一阵风,吹走了很多东西,只留下一些回忆。
去年,我特意请了假回家,给石榴树剪枝、施肥。邻居看到了,笑着说:“你这是要学你爷爷啊?”我笑着点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爷爷的距离近了一些。或许,我不能让时光倒流,但我可以守着这棵树,让它继续结出甜甜的果子。
石榴不仅是一种水果,它还承载着我对家的记忆。它的花是火红的,像燃烧的火焰,让人看了就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它的籽儿紧紧抱在一起,像一家人团结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爷爷喜欢石榴,大概也是因为它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吧。
有时候,我会想,人生就像一颗石榴。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只要你愿意剥开它,就能看到里面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籽儿。
生活也是如此,表面上平淡无奇,可仔细品味,总能发现许多美好的瞬间。这些瞬间,就像石榴籽一样,一颗一颗串起了我们的人生。
今年秋天,我又回到了家。石榴树上挂满了果子,虽然没有爷爷在时那么多,但每一个都长得很饱满。我摘了一个,坐在院子里慢慢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我的手上,也落在那一碗红红的石榴籽上。我吃了一颗,甜里带点酸,就像我记忆中的味道。
我想,无论我走多远,这棵石榴树都会在这里等我。它不仅是爷爷留给我的礼物,也是我和家之间的一条纽带。只要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爷爷的笑容,想起童年的欢乐,想起那些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石榴花开的时候,院子里一片火红;石榴成熟的时候,家里充满了笑声。它用自己的方式,见证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时间的流转。而我,愿意继续守护它,让它一年又一年地开花结果,把这份甜和暖,传递给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