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江湖令17)

自从和老伴进城给儿子看房带娃后,赵去洪村里的老宅就些虚荒了。

儿子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去学做小吃,后来在县城开了家小吃店。也许是手艺好,也许是实诚做生意,也许是祖上阴德保佑,生意出奇的好。没几年就在县城买了房子,把赵去洪两口接进了城里。

刚去时,赵去洪格外高兴,可过了一段时间,就浑身不舒坦,还是觉得住在村子里踏实,在县城里总觉得自己在空中飘着。

和自己的村子比,县城是好,尤其晚上热闹的很,五彩的灯光,喧闹的音乐,大街上溜达的行人,灯火辉煌的店铺。自己曾生活的村子与县城比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赵去洪就是想念自己的老屋,隔三差五他就和老伴离开县城回老屋住几天。

自此有了孙子能跑能跳,就把老两口绑在县城了,一天都离不开。这都快大半年没回去了,赵去洪愈发想念老屋了,想念自己的穷村子。

眼看天凉了,再不回去,今年就回不去了。

可是就要到中秋节了,儿子店里估计更忙了。赵去洪想给儿子说,话都到嘴边,却没有说出口。

这天赵去洪又来到儿子的店里,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眼光盯着儿子,待到儿子看他时,却又慌张的把目光移开。

这样反复了几次,儿子终于说话了,“爸,你有啥事?我这忙的,有啥你就说吧!”

赵去洪本来想说自己想回老家,儿子这么一问,却说不出口了,随口说道,“没事,没啥事,我就来看看。”

赵去洪又转悠了一阵,终于忍不住了,迈开步子走到儿子身边,盯着儿子说,“有个事,我和你说一下,我和你妈八月十五想回老屋去,今年都没回去过。”

儿子看着他,“爸,成么,城里放三天时间,人都出去逛去了,顾客也不很多,趁着天暖和回去一趟,娃,你就给我留上。”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赵去洪和老伴兴冲冲回到了老家,早上8点从县城出发,10点多就到了。

两个人忙前忙后,晒衣晾被,烧火暖锅,干劲十足。

村里人开玩笑说,老赵这是咋的啦?天冷了咱可回来了,儿子不要了,呵呵。你再不回来,屋子就塌落了。

邻居赵来土跑来好几次,赵哥你这是常住?还是住两天再回城里呢?城里有楼房不住,偏要住这土房子,你这时有福不会享呀!

一番打理,屋子又恢复了生气,显得热烈起来,原先藏着的虫儿、鸟儿都惊跑了,吓走了。老赵心满意足地打量着自己的老宅。

夜晚来临了,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老赵早早嘱咐老伴,弄几个菜,在院子支上桌子,倒上小酒。

大门早就关了,偶尔几声狗叫,村子里静悄悄地,老赵和老伴坐在院子里拉着话。

月光下两个幸福的身影,树影斑驳的影子温柔地撒在地上,一切显得安详宁静。

老赵对老伴说,“娃他娘,你知道我为啥要回老屋吗?”

老伴说,“你不喜欢城里么,就喜欢你这土窝。”

老赵说,“跟我过了大半辈子了,连着都不清楚?”

老伴不高兴了,“我咋不知道!不就是你爷手里留的老宅基地嘛!说这地方是风水宝地,不能丢。”

老赵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道,“我爸也守着这块地方,我也不知道这地方有啥好的?咱家这个地方隔几年就会遇到洪水,我爹给我取的名字,都是去洪。我爹跟我说,我爷爷找人算过,这地三代以后会转运,所以不能丢,必须连守几代人。”

老伴说,“老迷信,现在谁信这个?”

老赵说,“我看这个靠谱,你看咱们这地方不是搞旅游开发区呢,眼看咱这地方就成了要道了,以后开店经商,咱儿子回来把这个地方办起来,那生意指不定还能长多大呢。”

忽然一阵风吹来,一声乌鸦叫,树梢上乌鸦扑棱着翅膀飞向了月色中,似乎要发生点什么?

还有 63%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