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会个人知识管理,那你还读什么书?

     古人云,一屋不扫不足以扫天下,读书时政治课上见过,成年后骂人用过,但理解始终停留在古人的况味上,直到今日读到《思维导图应用魔方》这本书关于PKM(个人知识管理),才明白了,其实在知识管理上面我确实个人门前雪都没有扫干净,何必提这一屋呢?

读书是个听起来很高尚的事情。“你闲了的时候做些什么呀?”“我呀,读读书呗。”跟人闲聊一听到这话我就对这个人有些肃然起敬了。“那你都读什么书,能不能分享一点精神食粮给我这个贫困户呀?”这时候对方戛然而止,突然不好意思说“我就是看看言情、宫斗、玄幻这些网络小说啦”,然后话题就结束了。这个对话里面有些玄妙,潜意识里面读网络、言情小说的人根本就不是我们常规意念上的精神活动,不过是无聊的消遣罢了,这就又回到了本文的主题,在我们观念里对书籍、知识其实是有一定的甄别和判断能力的。那要怎么去甄别呢?

很多时候,我都是看到一本好书欣喜若狂地收到进去,反正过了我的眼就是我的了,我看,故我在。从来没有想过这本我所谓的好书好在哪里,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往我的房间一扔,就万事大吉束之高阁了。不久,大脑里面要么是空空如也要么早就混成浆糊了。世人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在我这里为什么就是大脑混沌一片空白呢?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甚至怀疑自己的脑袋,是不是记忆力下降不能吸收了?在困惑中我没有放弃追寻的脚步,我找到了答案:个人知识管理。

有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于自己需要的知识大概有个轮廓,在茫茫书海里面,碰着哪本就是那个,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规划。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个性化的知识PKM,这要基于我们对自己的个性、职业发展的了解而建立的,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辨明自己的信息需求,从个人角色,目标,责任来识别。根据个人角色定位和目标需求,就更清楚地知道个人的学习目标、知识结构的需求,进而确定个人所需专业知识、周边知识和社会知识。梳理自己的知识需求之后,就很必要了解知识的分类了,可分为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周边知识和方法知识,社会知识和工具知识。用同心圆知识圈表示的话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了解了知识分类以后,在选择书目时,就应该有意识地把归类到某个知识体系中,分门别类地放进一个储存空间,以便知识的筛选、处理和输出。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给你心爱的书在脑海里找个家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1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3 2 个人知识管理(PKM)和个人信息管理(PIM)的关系是什么 3 ...
    战无不胜_知行合一阅读 1,517评论 5 31
  • 从前,有一块国王御赐的匾:食谱当。它见证了从先皇到现帝的食材佳肴,是顶级厨师的证明。现在,在欧洲中世纪的一家餐馆里...
    时浏阅读 250评论 6 1
  •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上林叶阅读 2,470评论 4 6
  • 今天陪女儿看电影《摔跤吧!爸爸》,最近一段时间最好看的电影。故事讲述了父亲的愿望想为印度夺取一块摔跤金牌的梦想,相...
    小兵_快跑阅读 246评论 0 1
  • 概述: 有些日子没有正襟危坐写博客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在加快。看着Java、Js、Swi...
    魂斗罗小黑阅读 6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