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之numpy和matplotlib学习(八)

今天来学习第四种画子图的方法。
也就是plt.subplots( ).注意区别于plt.subplot( )函数。
先来看看代码: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 SundayCoder-俊勇
# @File    : figure9.py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plt.figure()
x=np.linspace(-5,5,50)
y=2*x+1
# 关闭当前所有窗口【你自己尝试一下没有它这个程序会出现什么】
plt.close('all')


# 这里创建了一个2x2的表格布局,并将表格的每一块分配给了变量pc11,pc12,pc21,pc22.
# 这里注意一下((pc11,pc12),(pc21,pc22))的写法皆可以了。
# 为什么还赋值给了变量c。这是一个共同的变量,可以方便对变量pc11,pc12,pc21,pc22都拥有的属性进行更改。
c,((pc11,pc12),(pc21,pc22))=plt.subplots(2,2)


pc11.plot(x,y)
pc12.plot(x,y)
pc21.plot(x,y)
pc22.plot(x,y)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结果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