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生病住院那一天,我宣布和他断绝父女关系

接到表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给十岁的儿子打带到学校的果汁。

“小雅,大伯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了,你快回来一趟吧!”

我沉默地听他说完,只回复了两个字:

“没空。”

电话那边传来一堆指责:

“小雅,他好歹是你爸啊,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到该你伺候他的时候了……”

我听到这里,果断地挂掉电话,继续榨果汁。电话持续地响起,我没有接,听着那持续不断的电话铃声,我倒有一种享受的感觉。

我并不觉得惭愧,因为当初我爸也是这样对我的。

21年,我当时四岁的儿子得了急性心肌炎,马上被安排住院治疗,医生说儿子的病已经危极生命。我那时已经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因为还要一边工作,无奈中给父亲打去了电话,希望他过来帮照顾孩子一段时间。

父亲却直接拒绝:

“工地上挺忙,请不下假来。”

父亲又略略问了几句孩子怎么样了,及时即使我说了孩子情况很不好,他却没做任何表态,似乎关心过就行了,心安理得地挂了电话。

此后我忙前忙后,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半年以后,孩子才慢慢康复。在这段时间,父亲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来过。

如今表哥给我打电话,那句“他好歹是你爸啊”显得尤为讽刺。我好歹是他的女儿,我的儿子晓晓好歹是他的外孙,可是他却像一个根本不熟的外人,甚至谈不上袖手旁观,因为他甚至没有旁观过我照顾儿子的过程。

我在一几年就嫁到外乡,前夫是在我打工时和我在厂里认识的。得知我要订婚的消息,父亲没有表态,只是表示他知道了。

反倒是我的姑姑,苦口婆心劝起我来:“小雅,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嫁咱们本地人,好歹有个照应!你找个那么远的婆家,以后亲戚们没法照应到。”

我一时无语。与其说我执意嫁到外乡,倒不如说我是没得选。

我本就没有在老家就业,自然很难认识在老家的适婚对象,每次过年回家,亲戚们也劝我,让我回老家找个工作,再结个婚,稳定下来。

但是我们那小地方,找个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亲戚们虽劝说我回去,却也没有人给我介绍工作,最后还是不得不留在大城市。

最后,还是找了一个外乡的老公,前夫是青岛本地人,在本地人眼里,一个外地人,能找个本地人就是癞蛤蟆吃上了天鹅肉。

订婚那天,老家的亲戚没有一个人来,包括父亲。他说订婚不是大事,走个形式,不至于让他坐四五个小时高铁过来,况且老家的玉米还要收,过了这两天,就老了。

订婚那天,公公婆婆脸色很不好,我知道,我家里没人来,让他们觉得没有受到尊重,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结婚的时候,父亲好歹是出席了,毕竟此事不得不来,已经算是把他逼上梁山了。

结完婚当天,父亲就匆匆赶回家了,说还要工作。我知道,他这个人有个地方很古怪,那就是不习惯住在除家以外的地方,本来为了不让他在我家住,以免觉得不舒服,于是说找个酒店给他住,但他别别扭扭,推说急着回家上班,只能给他买了回家的票让他走了。

婚后,从我怀孕生下儿子,到儿子满月,再到我离婚,父亲都没有主动过问过。

公公婆婆说让父亲来城里住几天,我也跟父亲说过,但是我知道他八成是不想来的,果然,他不肯来。

婚后第四年,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我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公婆本来就和我相处不算融洽,总担心我觊觎他家的房产,瞧不起我外地人的身份这件事,他们甚至懒得遮掩。

在与丈夫离婚的半年后,丈夫就再婚了,现任妻子是本地人,90后,比丈夫小整整七岁,前公婆似乎对这个女孩也很满意,两家门当户对,婚礼比我那时办得要隆重很多。

前夫结婚前一周,一天喝醉了酒,半夜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准备在结婚时给新娘准备两套三金,彩礼八万八,嫁妆是一套城阳区的房。丈夫说到为什么新娘有三金而我当年什么都没有,他大喊“因为你不配。”

我挂断电话,继续睡觉,我知道,没什么可以打败我,既然当年决定离婚,我就不会再往回看,什么三金彩礼,我通通不羡慕。

前夫婚后不到一年,和新妻子的孩子就降生了,此后他对于我们的儿子,很少再过问,从当年争夺抚养权,到现在根本懒得关心,离婚时谈好的抚养费,也是隔一个月甚至多个月才打来一次。

之后孩子得了心肌炎,当时前夫和现任妻子的新儿子刚刚降生,自然没有精力管我俩的儿子,我只能一个人为孩子跑前跑后,联系好医生,一天三顿给儿子做饭送去,为此总是上班迟到,被公司辞退了。之后我就做起了兼职,给一些小公司兼职财务,因此也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儿子。也就是那段时间,父亲没有打来过电话,一切都是我一个人在扛。

有一次在医院,跟隔壁床大姐聊起天来,我对她说起我爸的这种漠不关心,她问我母亲关不关心我,我说母亲去世多年了。

大姐听了,安慰我说:“男长辈就是这样,做男人的,心都不细,想不到这些。”

我心里稍稍好受些。但看到大姐的丈夫鞍前马后,为她送饭,给她按摩,我心里还是不太好受。男人也分很多种。

半年后,儿子的心肌炎终于慢慢康复,落下了半年学业,我干脆给他办了留级。

其实我心里对儿子很是愧疚,觉得当时工作太忙,没有及时发现儿子生病的迹象,孩子说心脏不舒服,我也只是以为他是晚上没睡好,因此耽误了病情,也让孩子留了一级。

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留了一级意味着孩子将来晚一年毕业,也晚一年就业,还不知道会不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好在孩子恢复得很好,现在能跑能跳,我也就放心了,同时,我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的日子也终于熬过去了。此时我觉得,什么也打不倒我,我是最坚强的母亲,儿子也是最坚强的小孩。

不料在此后仅仅半年,表哥忽然打来电话,说父亲得了眼病,让我回去陪父亲看病。

我把儿子暂时托付给前夫,慌忙赶回家,此时我对父亲还存有一些关心,毕竟是我除了儿子之外唯一的直系亲属,我没有兄弟姐妹,妈走了,只剩一个爸爸。

回家后带父亲去看了病,医生说也不算很严重,就是普通的白内障,只是父亲不能再坐之前的工作了。

父亲做了几十年的泥瓦匠,这工作有时要站在高处,本来就很危险,眼睛不好了,是绝对不能做了。

给父亲看病期间,我住在我当年的家。

小时候睡的房间,如今已经被堆满杂物,只能清理出一个小小的区域,将就着休息,我庆幸没有让儿子跟着来。这么多年,过年时父亲没有说过让我回家,哪怕我离婚了一个人带娃。

客厅也是父亲的卧室,老家房子的摆设向来如此,客厅里摆着一张床,来了客人就往床上坐。

我看到客厅里很乱,想着帮忙收拾下房间,但当我收拾到父亲床头的位置,却看见那里摆着一个小台子,一看就是精通木工手艺的父亲自己打造的,台子很矮,上面安了一盏小灯,下面摆着个小马扎。

屋子里光线昏暗,看不清细节。我本以为这是酷爱修理电子设备的父亲平时做杂活的地方,可没想到,当我走过去收拾那案子的时候,却在上面发现一摞书本。

那是三年级的试题和练习册,上面写着歪歪扭扭的小孩字迹,姓名那一栏,写着“马文鹏”,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是谁,仔细回忆后,想起那是表哥儿子的名字。

案子上还放着一个笔筒,里面放着彩笔和铅笔,墙上贴着几张贴画,木制的案子上满是小孩的铅笔划出的印。最旁边还放着一本新华字典,那不会是我小时候用过的那一本吧?

我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导我,要爱护书本,尤其是容易损坏的字典,他在我的新华字典的第一页空白页上,写上了两行漂亮的钢笔字。

我打开那本已经被翻得破破烂烂的字典,果然看见第一页上已经若隐若现的钢笔字迹:

“读书必爱书,

    爱书要修书。”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顿时堵起来。

我很快在房间其他地方发现了一些孩子居住的痕迹:床上两个枕头,里面枕头的旁边放着一只老鼠玩偶,也是我小时候的玩具,现在已经满是污迹;墙上贴着一张看上去还很新的拼音表;洗脸架旁边柜子上,有一包用了一半的儿童润肤霜。

我看到这些,几乎一下子炸了,我也知道这样有失风度,但还是忍不住怒火。

父亲回屋后,我尽量装作沉静地问他,表哥的孩子是不是住在他这里。父亲说也不是经常住这里,也就周六日和放假的时候,孩子爸妈没空,就送到他这里来。

屋子里气氛尴尬,我还是压不住怒火,慢慢责备起了父亲:

“孩子没有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吗?要你给看?”

父亲没有任何愧疚之色:

“看你说的,我就不算他爷爷吗?”

随着我和父亲矛盾的升级,事情很快就传到表哥表嫂耳朵里,他们自然大为不悦。

我其实也知道,父亲帮表哥看孩子,这事并不是不合规矩的大事。我心里不舒服的点在于,我儿子心肌炎住院的半年里,父亲根本没有问候过一句,更别说主动前来帮照顾孩子。

当初我打电话求助他,他说自己工作忙没空,但至少一到两年时间里,他却在帮表哥看孩子。

这事,细想起来就很荒谬,但表面来看,父亲又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父亲也一直辩解,说表哥既然提出让他帮看孩子,他也不好拒绝。可是我也说过让他帮照顾孩子,而且是在孩子生重病的情况下!为什么他当时拒绝得又那么果断呢?

对于我的愤怒,父亲根本懒得安慰,他的回答始终心安理得,又言简意赅:

“都是一家人,又都在老家,理应互相照应。”

言下之意,是嫌我没有嫁回老家。

我冷笑道:

“你愿意给人家儿子当爷爷,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把你当爹。”

我这话并非没缘由。父亲这一病,表哥除了给我打了个电话之外,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求医问药的过程,一点也没参与,父亲回来后,也没有前来看望。

父亲却仍面不改色:

“都是一家人,还要求什么报答?小雅,你现在怎么变得恶毒起来了?”

我不跟他多废话,收拾东西,回了家。放着自己儿子不照顾,照顾这种亲疏不分的东西?

刚回去,果然就收到我姑的消息:

“闺女,就走了?”

我没讲话,发了一个“呆”的表情。

她继续发消息:

“才呆了两天,姑还没见到你呢。”

我没回。

过了一个小时,又发来一条:

“你爸还没好呢,今天给我打电话,说饭都做不了,你这就回去了?”

我根本不惯这些人的脾气,压根不理她,没想到晚上又打来电话,张口就是指责。

我不回答她,反而话锋一转:

“姑,你儿子在某音上跟其他小姑娘秀恩爱,他媳妇儿和你知道吗?”

我姑显然知道此事,因为她瞬间不说话了。这些人,自己家的破事儿还没理清楚呢,就来操心别人家的。

不过,虽说我姑确实多管闲事,但我也知道她不是始作俑者。我爸从不会自己主动要求我做什么,他自己从不张这个口,却不代表他没有要求。

我姑、我叔、我表哥,甚至我堂奶奶,都会打电话来,指责我对父亲的亏欠,他们提起的种种事情,如果没有人透露,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我爸向来知道怎么将亲戚当枪使,自己却装得与世无争。当年我奶不肯帮忙照看我,自己明明身体健康,才刚六十岁,可以靠着种地获得收入,却装老弱病残向我妈索要赡养费,当时我爸也是这样,在一旁冷眼旁观,好像他与此事无关。

我从出生到十五岁,都是我妈在抚养我,而我爸在我五六岁开始常年在外务工,寄回家的钱每个月也就几百。可以说,至少有七八年,我爸是没有对我尽过抚养义务的。

正如在母亲生我当天一样,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再缺席。

后来母亲去世,父亲不得已承担起照顾我的责任,从十五岁到十九岁,仅仅四年时间,父亲独自把我带大,却得到了母亲在十五年里都没有获得的赞誉。人们说,我父亲独自带孩子,很不容易,可他们哪知道,我上学的钱都是母亲那边的亲戚赞助的,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因为父亲这四年集中的付出,我背上了道德枷锁,仿佛我一不对父亲好,就是愧对父亲的恩情。

可如今我已经不需要被这些东西绑架,因为在我发现父亲帮表哥带孩子的那件事上我就明白了,父亲是个既得利益者,他只做他觉得简单、不需要走出他舒适圈且可能对他有益的事情,比如答应帮表哥带孩子。父亲从不内耗,我也不必内耗。

我想起,父亲一直对修理机械电器很感兴趣,在当泥瓦匠的同时,他也是一个兼职电工。

平时十里八乡的亲戚熟人,家里一旦有什么电器坏了,或是电路出了问题,都会找父亲帮忙,父亲也都很乐意去帮,有时明明离得很远,他也会去,并且不要报酬。

人们都觉得父亲是个好人。但就是这样热心帮助身边人的父亲,却不愿意来城里帮我带孩子。

我想到在我小时候其实也一样,为了帮压根不算太熟的熟人安装电路,他翘掉了本来跟我约好的带我去公园玩的约定。他得到的报酬是一瓶酱油,据说是某地特产,父亲当时喜滋滋地把它拿回来,似乎它是个伟大的奖杯。

那是街坊四邻给父亲颁发的奖杯,他们用一句句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的夸赞,囚禁了一个希望得到大家认可的老实人。

父亲已经深陷这牢狱中,无法往圈外挪动半步。

在父亲因为眼病去就医之后,我回到了城里,打算自己创业,开一个儿童辅导班。没想到那一年竟然出奇地顺,没多久,辅导班就初具规模,开始赚钱,我也终于跟儿子换了一个好一些的房子住,日子开始顺起来,自己也算当上了老板,手下雇了七八个员工。

两年之后,表哥却打来电话,说父亲病了,让我回去照顾。我直接拒绝,不留情面。

老家人开始频繁给我打电话、发消息,控诉我的忘恩负义,我只有一句话:“让表哥去给他看吧。”

其实也不止那一件事,导致我对父亲彻底失望。在回老家时,一个嘴很大的亲戚告诉我,父亲借给表哥五万块钱。

我不知道,父亲怎么攒了这么多钱,我印象中的父亲,一向是贫穷和节俭的,就连我回家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父亲最清贫的样子,家里挂着的衣服是很多年前就买的,床单被套,更是从我小时候就有的,甚至还有两床被子,套着我上学时学校发的蓝色被套,柜子里也存着我上学时的蓝色床单预备换洗。

家里一应陈设,几乎都是老古董,多年没回家,家里也没有添什么新家具,除了父亲手工打造的那个案子。

这样的父亲,怎么攒下来的五万块钱?

我最难的时候,就是跟前夫离婚的时候,因为房子是前夫的,离婚时我几乎净身出户,身无分文,还要争夺儿子的抚养权。

没钱的时候,我透支过信用卡,八九张信用卡,互相倒,拆了东墙补西墙,就这样撑了三四年。结果刚有点积蓄,儿子又病了,那时我也是花光了我所有的钱,还去找朋友借。

再然后我自己创业,哪怕贷款,也没找父亲要过一分,我深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不想打扰父亲。父亲自己的钱,处置权始终在他自己。

但当我听说父亲借给表哥五万,且至今表哥还没还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心里很委屈,觉得很被亏欠。这种感觉就像几百只小虫子忽然爬遍我全身,又疼又痒,一下子让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个事情,最终我还是对父亲讲了。

其实我当时想法很简单,我也只不过是想要一个情绪的出口,我以为这件事,说出来,也就完事了,最后我还是会尊重父亲的选择,并努力接受,我只想把我的情绪传达给他。

没想到父亲的回答更让我惊讶且火光。他轻描淡写地说:

“那本来是你应该给你表哥的,我替你给了。”

我当时一下子懵了。什么应该我给我表哥的?我啥时候欠他五万块钱了?我可没问老家人借过一分钱啊。

而且我还没结婚那会儿,过年还回老家过,那时候每年回家,我也会给表哥的小孩包个红包,表示我作为表姑的心意,虽然一次也就五百块钱,但也是钱啊!后来婚后我不再回老家,所以我的孩子出生后,表哥也从来没还过礼。

怎么到头来,反而成了我欠他的了呢?

我把我的气愤吐露给父亲,父亲一听我急了,也没有情绪波动,咂咂舌头道:

“你就像你妈一样,动不动就发脾气,你这个毛病,该改改了。”

我更生气了,让他把道理分辨给我听,他说:

“你表哥日子不好过,你们都是姊妹,理应帮衬一下,你表哥本来该找你借钱,我就替你给了,想着你在城里花销也大,给你减轻压力,亲戚之间有来有往,日后有事,才能互相帮上忙。”

好一个“有来有往”!我的事情,表哥什么时候帮到我过?我这些年经历过这么多大风大浪,表哥可曾帮我一点点忙?

父亲竟然还知道我在城里花销大,而他给我减轻压力的方式,竟然是借给我表哥钱!?

此时我已经几乎对父亲完全失望,知道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什么正理,我对他大发了一场雷霆,说得他低头不语,可是我心里知道,我这些话,都不过是为了宣泄情绪,我跟我爸论不了理,他的理,都往别人那里偏。

我忽然想起我妈年轻的时候,我姥爷也是这样偏心我舅舅,冷漠地对待我妈的,我和我妈真是同命相怜。

我忽然想起,父亲的经历何尝不是一样呢?

当年父亲四五岁时,刚好赶上破四旧,爷爷当上了红卫兵,天天忙着批斗村里的老地主,奶奶又是村里有名的接生婆。

父亲从小没受到什么关注,但后来叔叔出生时,却赶上爷爷奶奶都清闲下来,于是一心一意地赚钱供叔叔上学,因此也没空帮我爸妈照顾孩子,因此我跟爷爷奶奶几乎没什么感情。

我想起当年爷爷奶奶对我的态度和现在的爸爸如出一辙,态度甚至还不如对一个邻居家的小孩,就算看见邻居家的小孩,我们还会给块糖,说句“真可爱”呢!

其实 直到知道父亲借表哥钱的事,我才在心里确认了一个事实:

父亲是真的真的不关心我。

完全确认这一点后,我反而少了很多惶恐,心里终于迎来了坦然和平静。

因为知道了对方完全不在意你,你也就不必再有心理负担,不必再考虑是否你的冷漠是一种亏欠,是否还需要回报他从前的付出。

我跟父亲,彻底断开了那有毒的黏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