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相处模式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文责必究


刘志军接到办理退休的消息,哥哥和姐姐立马给他举办一场仪式:庆祝老弟60岁生日,更祝福他终于结束了职业生涯。

吴萍一脸欣慰:“咱们把县城的房子卖掉,终于能在市里长期居住了。”

“卖它干嘛,这边凉快。”刘志军的态度显然让吴萍不开心,毕竟大伯哥和姑姐都在,也不好多说什么。

大家开始吃饭,没有晚辈在场,吴萍少了一点高谈阔论和指点江山,哥哥、姐姐和刘志军还像往常一样聊家常,嫂子和吴萍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吃饭接近尾声时,刘志军语气平静地说:“吴萍,儿子也研究生毕业,咱们离婚吧,我把公积金余额全部留给儿子。”

“不愿意卖房子原来你早就做了打算……”吴萍“啪”地一声把筷子摔在桌子上,茶杯里的水倍震得摇动一下。

“不管你怎么想,这是我的决定。”刘志军像诉说别人的事。

哥哥和姐姐愣在那里,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01

1991年秋天,在部队服役5年的刘志军复员回来,被安排在县武装部武器库当一名哨兵,上一天班休息一天。

姐姐已经成家有了孩子,哥哥刚刚举办婚礼另外居住,刘志军在家里相对自由。父母都已经退休,一日三餐都是现成的,工资不用上交除了自己零花,剩余的都存在银行账户里。

工作的第二年,刘父想换一台大一点的电视,苦于存款不够,只好作罢。得知老爸的心思,刘志军直截了当:“我的复员费860元可以贡献出来,反正电视也是大家看。”

那个年代一台熊猫电视3000元,几乎是刘父一年的退休工资,他直接承诺:“你的复员费算是家里借你的,等你成家时给你买一台新电视。”

眼看着战友们都开始谈恋爱、结婚,刘志军心中无限感慨:现在的处境找个条件好的人家看不上自己,和战友一样找个没有工作的媳妇,自己内心又不甘。

就这样,刘志军的婚事被耽搁下来,还遭到战友孙凯的调侃:“啥能耐,我把对象追到手,这不娃都一岁了。”

父母也开始着急,不停劝慰:“找对象不能太挑,毕竟是过日子的人,差不多就好。”

每当这时,刘志军只是笑笑:“慌什么,在部队多待两年不是才捞到党票吗?”


02

也许是刘志军的吃苦耐劳被领导重视,也许是刘志军运气好,武装干事老赵退休,部长就把刘志军提到这个职位上。

从库房哨兵到做办公室的武装干事,刘志军还是适应了好一阵子。民兵训练、征兵工作锻炼了刘志军的工作能力,也在武装部站稳了脚跟。

偶然的一个机会,同事大哥半开玩笑地说:“有个合适的姑娘想给你介绍一下。”同事大概说了对了的基本情况,原来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因能力出众被调到教育局工作。

在体制内工作,刘志军表示可以见见。

同事大哥也是个热心人,选了一个合适的时间,把刘志军和那个叫吴萍的姑娘约在办公室,并且准备了糖果和瓜子。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无所谓怦然心动,毕竟都快到而立之年,合适的对象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彼此了解一下,吴萍留下了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见刘志军和吴萍没有当场拒绝,同事大哥又热情地送两张电影票。

当天下班后,刘志军顺带拐到哥哥家,顺带说了看电影的事情。嫂子和刘志军同岁,相处这些年亦师亦友,当时就分析了事态的走向:“第一次见面就留下联系方式,说明第一印象不讨厌你;同意和你看电影,事情就有进展的可能。”嫂子又提醒一些事项,比如买点爆米花,最好不是挂职等等。

两个星期之后,刘志军带吴萍回家见家长,刘父刘母提前邀请了大儿子一家回来吃饭。

当天吴萍一身套装,给两位老人带了保健品,还给刘志军的小侄女萌萌带了一个玩具。那天吃饭的气氛相当融洽,萌萌甜甜地叫吴萍“新老师”。

饭后,吴萍没有久留适时退场,刘志军送她出大门后,嫂子漫不经心地问:“你俩觉得怎么样?”

婆婆笑笑:“军军喜欢就好。”

“知书达理、有文化、懂礼貌。”这完全符合公公选儿媳妇的标准,公公相当满意。

嫂子没有多说什么,吴萍不认识她,而嫂子却了解吴萍——吴萍是闺蜜曾经的同事。


03

大龄青年的恋爱都是奔着结婚来的,刘志军和吴萍交往半年的时间,婚事便提上日程,父母拿出积蓄和刘志军的存款购买了一个小院当婚房,姐夫给新房里装了土暖,嫂子本打算送一条仙桃毛毯,被刘志军婉拒:“吴萍自己购买了一条高级毛毯,你看上的毛毯可能她看不上。”

嫂子有点尴尬,毕竟这些年刘志军帮自己小家庭许多,自己的房屋作价还是姑姐和刘志军借钱,才不至于为难。嫂子先还了姐姐的钱,刘志军的钱一点一点地还,结婚前夕才把最后的400元结清。

吴萍上大学的时候就和室友倒腾方便面和牛仔服,大学刚毕业时手里就有3000元的存款,刚工作待遇不错,自己又节俭,结婚的时候就有3万存款,要知道当时平均工资不过300元。

刘志军家按照吴萍的要求购买了全套家具和电视,吴萍陪嫁了其余的电器,又拿出一万元给刘志军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和一部大砖头手机,可谓是底气十足。而刘志军也按照吴萍的要求,上交工资。

双职工家庭,又没有孩子的开销,刚结婚那一段时间刘志军和吴萍着实潇洒:经常下馆子!惹得住对门的同事媳妇羡慕不已!

上电大提升学历成为了刘志军的不二选择,学费就是一大笔开销,第一次交学费1000元,吴敏甩给刘志军200元口气不善:“以后你别上交工资了,家里的生活开销你负担就好。”

无奈之下,刘志军只好求助于父母,然后开始尝试着自己做饭吃。

几个月后,刘志军终于存够800元,就和老妈商量:“用这钱把家里的洗衣机换了,双缸比单缸省事。”

本来是稀松平常的家务事,在吴萍这里就成了大事情,直接质问婆婆:“买洗衣机这么大的事情,刘志军都不和我商量,什么意思?”口气相当不友善。

婆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吴萍这才没有说什么,可是在刘志军这里就窝着一把火:“凭什么让我父母背锅?”两个人的关系有点莫名其妙。


04

日子磕磕绊绊地过着,儿子刘涛也在不经意间来到人间,吴萍奶水不足勉强母乳到休完产假,刘涛就全天喝牛奶加辅食喂养。

婆婆主动提出:“我帮忙带娃没问题,带萌萌的时候,哥嫂在家里住了大半年的时间,夜里他们自己带娃,要不你俩也搬过来居住?”

吴萍不愿意到婆婆家居住,上下班太远,说了自己的要求:“还是你住到我们家带娃。”

“住你们家也行,要把你老爹带上,这半辈子他没有做过饭。”婆婆这代人一直照顾着家,男人不怎么做家务。

当时吴萍没有表态,私下和刘志军达成一致:工作日刘志军下班后去父母家居住,晚上带娃,周末再把儿子接回自己家。

那几个月刘志军就像个旋转的陀螺,早晨在父母家吃过早饭,然后上班,中午下班回家做饭,晚上再回父母家。幸亏骑摩托车,要不然体力和时间上都吃不消。

一直到刘涛一周岁,刘志军的生活才趋于正常。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着,吴萍却人为地打破了这种平静:一次打扫卫生的时候,发现了刘志军5000元的存折,她拿着刘志军的身份证到银行把钱转到了自己名下。

争吵起不了任何作用,从此刘志军的收入更隐蔽一些。


05

儿子刘涛开始上幼儿园,刘志军的岗位有调整:经常带队到边防巡逻,还到市里带队执勤,甚至有一次去省城执勤3个月,新兵回访年年都有。

忙碌就有收获,出外勤补助相当丰厚,甚至和工资相媲美,刘志军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吴萍娘家在市里,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跟着吴萍的大弟弟生活,带着儿子回娘家有诸多不便,吴萍毫不犹豫地在市里按揭了一套两居室。小长假或者到市里办事,住自己家更方便一些。

而刘志军当初当婚房的小院也拆迁,当时吴萍的意思是要两居室,而刘志军添上一部分钱执意要一套小三居:“老爹过世了,我还有个老妈妈,将来住起来比较方便。”

两套房还有车,刘志刚的日子也算富足安逸,可是厄运来得太突然:姐夫突发心梗一下子过去了,姐姐又被查出子宫癌。

当时姐姐的女儿还在外地读书,老妈妈出钱,刘志军和哥哥陪着姐姐做手术,化疗很是折腾一阵子,兄弟两个路费、伙食费只能自理。实在忙不过来,嫂子上阵,全家人对嫂子办事比较放心。

有一天嫂子又去医院看望姐姐,姐姐随口说道:“军军刚从我的银行卡上借走5000元。”

“可能是他遇到了急事,要不然你还在医院也不能周转你的钱。”刘志军的人品嫂子信得过。

后来刘志军才解释:“我在财务上支取5000元现金给民兵发补助,钱就放在迷彩服口袋里,临出门时被吴萍发现一把抢走我的衣服,要拿走那笔钱,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不听。当天就要用到这笔资金,短时间内我一下子周转不出来现金,才在姐姐的卡上周转。”

脑补一下:刘志军的钱隐藏得更隐秘了,对吴萍的反感更加剧一层。


06

姐姐出院回到老妈家休养,刘志军和哥哥都劝老妈:“住在平房不方便,要不然你和姐姐住到她的楼房,生活方便一点。”

“我才不去呢,让人家笑话,两个儿子,住到女儿家。”老一辈人的思想根深蒂固。

哥哥说了自己的想法:“老妈岁数大了,住平房上厕所不方便,要不给老妈买个养老房把!”

“我们家已经两套房,再买房没有必要。”刘志军说的很现实,买那么多干嘛!

“我和你嫂子商量一下,我家来买。”哥哥说了自己的想法。

哥嫂沟通还算顺畅,嫂子坦言:“老太太帮我们家带娃那么多年,要不然咱俩也不可能安心工作。”

夫妻两个把目标定在姐姐小区新盖的一居室,挑了一套二楼的房子,卧室朝阳。经济适用房贷款非常麻烦,只能高利息从私人手里贷款,刘志军主动提出:“我手上有一笔闲钱,你们先用着,尽可能给老妈装修好一点。”

老太太有了自己的房子,肯定不会住自己家,这一次吴萍非常大方,给婆婆的新房里添置了电视、洗衣机,刘志军又给老妈购买一张新床。

哥嫂除了对新房精装修,购买沙发、茶几和电视柜也满足老人的心愿。


07

毕竟老人到了耄耋之年,生病住院也在所难免,老人髋骨骨裂在地区医院做手术康复后,医生建议:“回到你们本地医院再住一段时间,调养一下身体。”

刘志军和哥哥家在同一个小区,他家三居室二楼;哥哥家两居室四楼,而且医院就在对门。

当时刘志军就和吴萍商量:“儿子在外地上大学,也只有暑假才回来,老妈住院这一段就住在咱们家,白天去医院输液体,住在家里能好好休息。”

当时吴萍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她提前给婆婆声明:“住我家要小心点,别把东西碰坏了。”

聪慧的老人立马就明白了:这是不欢迎自己和女儿住过去的节奏!老人就以不方便为由谢绝了刘志军的邀请,住在医院一直到出院。

此后几年,姐姐陪在老妈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刘志军和哥哥也就周末过去看看,逢年过节也陪着老妈,让老人开心。

老妈在子女们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姐姐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她女儿玉珊怀孕了,姐姐又奔赴第二个战场: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伺候月子、带外孙!一直到亲家母过来换班,姐姐才真正自由。

刚好吴萍休假邀请刘志军一起出去旅游,刘志军本能地拒接心里算了一笔账:儿子在外地上大学的所有费用都是自己出,还要负担家里的生活开销,儿子刚读研究生,还是一大笔开销。

姐姐倒是有兴趣:“这么多年我还没有出去玩过,跟团也没有同路人,这次你要是出去,把我带上。”

看到姐姐渴望的眼神,刘志军休假陪着吴萍和姐姐出发了。姐姐也不挑剔,刘志军怎么安排都没有意见,出钱也痛快。

毕竟苦日子过惯了,酒店的免费物品姐姐都打包带走,刘志军忍不住啰嗦姐姐:“你这样拿东西到家你都背不动,咱出来玩是享受生活的,不是逃难。”

“你就是不会过日子。”姐姐有自己的理由。

姐弟两个你一言我一语争得有来有去,吴萍冷不丁来一句:“你吵什么?当初刘志军到医院照顾你,请事假还扣了年终绩效奖。”一副居高临下 的态度。

本来和姐姐争吵无伤大雅,吴萍这么说,刘志军都不高兴了:“她是我姐,我和哥哥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这几年,姐姐照顾老妈,我们才能安心工作,陪着儿子高考。”刘志军不由提高了嗓门。

姐姐唯恐事情闹大,打圆场才平息了这一幕。


08

旅游季节,侄女和老公出来旅游,顺带回家看看。刘志军亲自到机场接机,又安排全家人聚餐,离开的时候又亲自送到车站。

吴萍有点不开心:“你侄女来,又接又送,从来没见过你请我娘家人吃过一顿饭。”

“去市里是在他们的地盘上我为啥要请吃饭,来县里不用说我也会招待周全。”刘志军转头又继续,“我们儿子上大学刚报到,侄女专程飞过去看望,给红包又请吃饭,儿子抽空就往他姐姐那边跑,管吃住还给路费。再看看你们家,你姐的丫头和我们儿子同城,联系过我们儿子吗?”

“那不是不熟悉吗?”吴萍竟然有点语塞。

“除了你大弟弟像回事,其他人鼻孔都长在头顶上,我为啥要上赶着巴结他们?”刘志军不由抬高了嗓门。这件事造成的影响,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再刘志军心里才慢慢消化掉。

吴萍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就把她妈妈从市里接过来,刘志军忍着没有说出:“不让我妈住这里,你妈住这里我开心吗?”

尽管吴萍退休、她妈妈在这里住,只要刘志军在家依然是他做一日三餐。

有一段时间,刘志军开始发烧,以为感冒就口服一些退烧药,几天后不见好转才到本地医院就诊,经检查肺部严重感染。

玉珊和老公护送刘志军去地区医院治疗,姐姐不放心一直陪伴在身边,三天后病情稳定姐姐才回到自己家中。

住院十几天,就吴萍的大弟弟下班后过来探望,姐姐和小弟弟条件都好,一个从政,一个经商,根本不把刘志军这个小人物放在眼里。

远在外地的侄女得知刘志军生病的消息,立马咨询相关资料给刘志军购买一台吸氧机。

住院十几天,病情稳定下来,医生嘱咐:“出院回家休养,按时服药,半个月再过来复查,调节用药量,每天吸一次氧。”


09

刘志军出院回家的第二天,吴萍就说了自己的想法:“出院了,你可以做饭吧!”

“做饭?”刘志军心中一阵悲哀,“你做饭给你老妈吃就这么不耐烦?”

几天没有给吴萍和她老妈做饭,吴萍在厨房就开始乒乒乓乓了。

“你带着你老妈去市里吧!我到单位食堂吃饭,暂时我还闻不得油烟味。”刘志军已经很客气了。

和自己老妈朝夕相处三个月,吴萍已经受不了了,忍不住和刘志军吐槽:“老妈经常翻旧账,哭诉我老爹当年不堪的行径,我刚劝说,老妈就说我白眼狼。”

“你老爹纵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一个巴掌拍不响。”刘志军尽量缓和语气,“我老娘从来不折腾子女,我们几个给她买点东西,还担心我们花钱,处处替子女考虑。”

平时趾高气扬的吴萍遇到娘家父母的事情,瞬间就蔫了。

儿子刘涛读研最后一年要到外地实习,费用大一点。刘志军就和儿子商量:“我还像平时一样给你生活费,看妈妈能贴补你多少。”

沟通的结果,吴萍就一句话:“我手里的钱留着给你以后用,要是……”

刘涛内心一阵崩溃:“现在我需要钱都不给,以后我独立了还需要吗?”最后还是刘志军给儿子做了补贴。

实习结束,刘涛签约了广州一家公司做技术研发,刘志军终于熬到退休的年龄,常年颠簸在外,再加上那一次肺部严重感染,血压也到了临界。

“终于可以过自由自在的日子了!”刘志军发一条朋友圈宣告自己的退休身份。

“把县里的房子卖掉,咱们住到市里,生活多便利。”吴萍建议。

“不卖,市里的房子是你的,哪天把我赶出来,无家可归。”刘志军不卑不亢。

“那要看你的表现,我的退休工资比你高,存款比你多。”吴萍依然优越感爆棚。

“这些年我也没有靠你养活过,你的钱再多我都不稀罕。”刘志军对吴萍的炫耀早就司空见惯,不为所动。


刘志军这些年为大家庭的付出,哥哥和姐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熬到退休,哥哥和姐姐商量,为老弟庆祝一番:姐姐请客,哥哥送一张油卡。

哥哥嫂子、姐姐、加上刘志军和吴萍,几个人坐在一个幽静的包间里举行一个小小庆祝仪式,以饮料代酒,气氛烘托到位,是那么的温馨。

高潮过去,一家人边吃边聊,开开心心。

没想到吃饭差不多的时候,刘志军幽幽道:“儿子已经签了工作,我的任务完成了,公积金余额给儿子留着,我的工资足以养活自己。”

大家还觉得刘志军突然退休发感慨,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吴萍,我们离婚吧!”

“你疯了,好好的日子不过?”吴萍措手不及。

“那是你的好日子,不是我的好日子,各自安好吧,彼此留点脸面。”刘志军仰着脸,不让眼泪流出来。

在众人的惊愕中,刘志军快步走出餐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