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曾看过一副漫画。画中,一个年轻人四处挖井。他挖的井深深浅浅无数个,有刚刚开始就结束的,也有就快挖到水源却戛然而止的。他总是认为下面没有水,总是要另选地方重新开始。当时看着觉得好笑,觉得这个人过于傻气,笑他做事没恒心,笑他一直都在做无用功。
今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就是我吗?我不就是那个只顾四处挖井,却不能认准一个方向,持之以恒的“挖井人”吗?
这个假期,我在中国教育报的读书专栏里听了常生龙老师、闫学老师、袁卫星老师,凌宗伟老师,周群老师的讲座,还参加了常老师,凌老师领读的微信群,跟着老师们一起共读一本书。而我准确地说是跟着老师的推荐一直在买书的路上。群里要求读的书,我的理论水平达不到,读了就跟没读似的。所以,我不停地买书,不停地换书,希望能找到一本可以读懂的书。于是,买的书越来越多,但认真读完的书却少得可怜。
而和我一起共读的老师们,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认真阅读,认真写读书心得。看到有的老师在群里分享手写或是WPS绘制的思维导图,我想着,我应该学习一下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学会阅读,读出实效;看着同伴们手写的读书笔记,字迹那么漂亮,我想着,我应该练习写字,让自己的字不再那么难为情;听到老师们标准的普通话,我想着,我应该练习一下普通话,字正腔圆地朗读文章才是语文老师的标配;群里老师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阅读,开始运动,我想着,我也要早起,给自己争取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于是,这个假期,我读书,我写作,我练字,我运动……貌似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没有一项事我落到实处。我就像漫画中的年轻人,一直在挖井,却没有认准方向,深挖下去。眼看着假期时间一天天变少,我更加着急,昨夜竟然失眠了。这个假期,我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跑。
我有方向吗?其实,我有的。认准实践习课堂已经一年了,我曾信誓旦旦地跟管建刚老师保证自己会读书写作,争取早日发表。但时至今日,和我一起的老师们,他们的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所教学生的成绩一学期比一学期好。而我呢?还没有写出一篇与习课堂有关的教学总结,更没有拿的出手的成绩。
常老师评上特级教师后,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学习,坚持每周读完一本书,写3000字的读后感,每月在权威期刊发表三四篇有影响力的文章……我能不能围绕习课堂,读相关主题的书籍,写教学反思,制订计划,思考办法,力争帮助我们班的孩子下学期成绩有显著的提高呢?我能不能每天读书写作,力争每个月发表一篇文章呢?
人到中年,最宝贵的是健康和时间,毫无目的的跟风只会让我力不从心,心烦意乱。我不能再做漫画里的挖井人了。我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从实际出发,一点一点向深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