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孩子的“恨”

前段时间跟一位妈妈聊天时,妈妈无意中提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恨”。

她说:“有时候,其实我很烦他。”说完又愧疚地低下头,仿佛自己不该有这种想法。

实际上,这是一位非常疼爱孩子的母亲,没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但是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又令她不知所措。

我说:“很正常,妈妈的‘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妈妈听后非常惊奇地看着我,如释重负又充满疑惑。

实际上,所有正常的妈妈都会‘恨’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在婴儿期,可能婴儿生下来与想象中不一样,并且会对妈妈的个人生活有很大的干扰。

随着逐渐成长,妈妈要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恨’,这种‘恨’并不是说不爱孩子,而是要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抱怨,保持与孩子的一定距离,这样有利于孩子个人发展和拓展社会关系,从而能更好地做自己,拥有健康的人格。

一个妈妈对孩子如果只有爱,没有“恨”,全方位入侵孩子的生活,非常有可能把孩子吞噬,这个孩子以后可能会得很严重的精神疾病。

所以,一个好妈妈不仅要知道如何爱孩子,更要知道如何“恨”孩子,知道不对孩子做什么比给予什么更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