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


看完了江湖上流传很久的一本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是一个奇人,曾经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后来的比特币首富,如今的罗辑思维专栏作者。书中讨论了人如何在自我心智觉醒之后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与时间和谐共处,最终成为时间的朋友。书里提到了一些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方法论,比如说要制作自己的时间预算,记录并审计自己的时间开销,用列表的形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等。

从几年前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我也曾陷入巨大的时间焦虑之中。总的来说就是,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曾经把大段大段的时间浪费在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上。除此之外,在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我往往都会制定漂亮的计划,可是不知道出于哪些诡异的原因,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等到年终或者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拿出来一对照,大多计划都流于一纸空文,与此同时因为没做完这件事而空出来的时间又不知道是在哪些地方悄无声息地消耗掉了。于是一遍一遍地后悔自责,但后悔自责本身也是要花费时间的,而且更恐怖的是悔不当初之后往往又开始重蹈覆辙……正如眼下正当年初,不少人2017年的新年计划都是——“完成2015和2016年的新年计划”。

这些事经历多了之后人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自动启动,于是我编了个理由来自我安慰:人生中有些时间本身就是用来浪费的,就像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要走一些弯路。这么一想,心里顿时舒坦了,脑袋里却立马跳出一个小人儿来并用不屑而鄙夷的眼光看着我说,“愚蠢的人类”!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节约时间,我现在还记得小学课本里据说是富兰克林的一句格言: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几岁时就知道的话,然并卵。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关于知易行难的“道理”我想最重要的至少有两类:一类是你知道,但做不到的;一类是你根本就不知道的。每个人都知道时间可能是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资源,24小时,1440分,86400秒,用完拉倒,不退不补,并且没人知道用完之后还有没有下一个86400秒,但那又怎样,我们还是习惯于按照生活的惯性把时间就这么毫无意义地挥霍下去。知行合一,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代社会中,文明的不断发展已经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小,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这差距最终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认知层面。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你属于哪一个阶层。于是产生了一对看似奇怪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彼此之间很容易“共情”,就像现在的你读着千年以前的唐诗宋词,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彼时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人们彼此越来越难以理解对方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不要说彼此说服,就连达成基本共识都越来越难。就像今天的老人们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离开手机几乎就活不下去,不玩游戏的人也完全无法理解动漫迷们竟然肯为了那些叫做“手办”的东西花费大把大把的钱。对于时间更是如此,意识到它的价值的人早就已经“争分夺秒”,而其他大多数人都还在浑浑噩噩中度日如年。

时间还有一个特点,它能削弱你当初无比强烈的情绪体验。可能多年前你爱的要死要活的,而今觉得其实没那么喜欢了;多年以前你恨的咬牙切齿的,如今也觉得不至于此了。毕竟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何人何物又能真正扛得住时间,这也是所有三维生物永远无处可逃的宿命吧。

“新的一年,和时间做朋友,重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

我在《新年计划》里写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笑来老师这本书做个总结: 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独特的书,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的书。学习开启自己的心智,通过记录自己的时间...
    喵在野阅读 13,609评论 6 35
  • 阅读和摘录做得心惊肉跳,自己过去活得太浑浑噩噩了,且惊且愧且振奋……今晚打坐前需深度复盘。 计划 计划是必要的,但...
    蜗牛0718阅读 2,948评论 0 1
  • 忙着新订单,忙着查后天出远门的路线,忙着把将要做的事列写在自己特制的表格里。 忙里偷闲做下一期电台的节目,今天,是...
    顽石的青果花园阅读 3,308评论 0 0
  • 今天中午炒了个土豆丝 我一开始不会做 然后我就上网查了查 他说需要用一堆调料 还有细土豆丝 我就说按着这步骤走呗 ...
    渡江不用楫阅读 910评论 0 0
  •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再逢,当以酒为歌,方不负当年。
    林夕哥哥i阅读 3,4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