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之门外

很难确定是要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走在这条路上,三义街是这样,东堤路是这样,沿河路也是这样。是对保留历史古色古香沧桑感的欣赏,还是对其中一些冥顽不化,死守着残垣断壁将现代文明拒之门外的哀其不幸……

从博物馆出来,踏入三义街,第一反应是惊喜,毕竟这是全市仅存的有历史的青石板街,青石上的花纹已被巷子里来来往往的岁月打磨得光滑可鉴,唯有两侧的路沿石还依稀保留着些许棱角,迎面走来的江陵中学刚放学的学生、来往的自行车轿车和送快递的三轮车。

街两旁,是又破又矮的砖瓦房,有的没有大门,有的窗子掉了,腐朽的门框门轴,黑漆漆的墙面,屋子里堆着各种破破烂烂,唯一稍微有些光泽的,是门框上钉着的“优秀传统建筑  荆州市人民政府  二零零一年”,除此之外,一家门上钉了“计划生育负责站”,还有一家门上钉了“划片分区负责人某某某,管理多少户调解邻里纠纷组织群众工作”。两边分出来的窄巷里,墙上有画着八卦道士图的,有写着“传统手艺剃头接骨洗眼睛喉咙拔刺按摩”的,有卖干菜瓜子酱油醋的,也有卖黄历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养的猫懒洋洋地躺在她的黄历摊上。

人们端着碗坐在门口吃晚饭,家庭主妇把腌好的鱼肉猪肉串起来挂在门前,老人呆坐在昏暗的屋子里迟迟不肯开灯,收垃圾的人把路边的垃圾桶全翻了过去,三三两两的家狗簇拥过去……

青石板街走到头,便是古城的北门,城楼下空旷的十字路口,只有几辆私家车匆忙转弯。

一街之隔,外面主街上是现代商店鳞次栉比,超级卖场霓虹闪烁,公交车来来往往,飙摩托车的年轻人呼啸而过,里面是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放学的孩子们,也以成熟的姿态从这条街上匆匆而过。

主街上,区政府颇有古风楚韵的仿古建筑大门还在蒙着尼龙帐保修,下面开了一扇门大小让办公人员偶尔进出,主街分出的无数偏街小巷,如同一条条时光隧道,带人领略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风情。

曾经以为只是一座古城隔开了两个世界,外面灯红酒绿车马不息,里面老城区悠哉乐哉自在生活,如今发现,每个巷口都好像有一道无形的门,将一些东西拒之门外,却又慢慢地被渗透。然而,拒之门外的,又何止这些东西呢?

有种种无形之门的,又何止古城和巷口呢?

想必人心亦是如此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