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会让你一步登天,但会让你厚积薄发

这两年的成长旅程最大的功臣便是写作。现在每天都写朋友圈写读后感,每周也开始写长文这些写作的经历让我每天开始观察自己的生活,每天觉察自己的心态,不知不觉间已经培养起自己复盘的习惯。

毕竟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文科,所以写文字对我来说不是太难的事情,再学习了皮特老师的写作训练营之后,更是对文案写作、朋友圈写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认为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也可以说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己在写。

虽然明白终身修行、终身写作的道理,但有时候也在考虑自己这样随性的写文字,对自己来说有没有实质性的成长。

说起来还是蛮喜欢写作的,特别是有了语音写作之后,写起来更加便捷,脑海里的想法随着语音更流畅的流露到眼前。

我们都知道脑海里的想法是特别特别多的,如果能够明晰自己的每一条,想法那样我们就是超级厉害的人。通过写作可以让自己的潜意识流露出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到底是如何想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莫名其妙中做了选择,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做,但是写作会让我们看到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让我们真正的了解自己。

这样看来,我更擅长的应该是自由写作,这样的写作可能帮助不了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自己。学心理咨询也有一些年头了,但始终不敢给别人做咨询,生怕因为自己的资历和经验过少,没有帮助到别人而害了别人。

但是写作便不会,写作并不是教授别人做什么,而是让别人看到我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体验,从而联想到自身。

这样想来对我的压力还是比较少的,虽然身为小学教师本身就涉及授业解惑,但是还是不敢主动的引导别人去做什么。

通过写作可以书写自己的心声,可以帮助自己敞开心扉,从而看到更精彩的自己。

其实以前并不了解自己,外在的人对我的评价虽然很好,但是我却并不认同,只是一味的谦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别人都能做,没有什么大不了,而自己一心想要去做那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实际上我也做不了那些事情。

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假想敌,通过假想敌来否定自己的一切努力。这也是我不愿意努力的原因之一,因为一切的努力在我自己看来都不存在。我也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通过写作我发现这个恶性循环,我开始有意识的调整自己,每天的记录中也会记录一些自己的成就,记录自己快乐的事情,不断的寻找自己的优势。

当自己的行为变成文字,当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我开始了解自己,渐渐的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可以的,原来以为别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而自己抗拒的,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现实中也是可以做到的。

不知不觉间,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使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也会有所困扰,但是还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后来发现自己确实能够完成。这样的事件积累的多了就发现,成长性思维果然是存在的,而且成长性思维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当自己的思维变成成长性思维的时候,任何的困难便不再是困难,只会是我们成长的台阶,会帮助我们一步又一步的走向更好的自己。

以前看的书很多,但是看完了就完了。虽然觉得都忘记了,但是在写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虽然不记得书中原文是什么样子,但是其中的理念,其中的情感却会随着文字流露出来。

也许只看书,不总结,不践行会使书中的内容对于自我成长的效度很低。但是毕竟看过,就是增长了见识,这些都会是以后生活的积淀。

写作会让一个人渐渐的沉稳下来,会将自己的性格优势逐渐放大,写作是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以前流行牧童理论,都说要补自己的短板。只有补好了自己的短板水桶的水就能装的更多。

实际上意味着盯着自己的缺陷,以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交流,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整个人也会慢慢的不好起来。

现在流行打造自己的超长版,让自己的优势更优。现在看来这一种成长模式更符合当下的需求。建立个人品牌,让自己的优势更加突出。以点带面,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当今时代流量为王,只要我们能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那么我们就会吸引大众的目光增加自我的流量,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变现。

写作就是这样,不温不火,厚积薄发的一个技能。他不会让你一步登天,但是会让你不断地进行积累,也许有一天量变就会变成质变,那个时候我们便会一入风云便成龙。

写作更是心性上的培养,不急不躁,清风徐来,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看见周围的事物渐渐发展的过程。当今社会结果仅仅是一种结果,而过程更是无穷的收获。写作让我们看见过程中的收获,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积累自己的力量。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鹅黄的柳枝,典雅的木兰,俏生生的樱花笑在枝头,路上的男男女女,耳边的叽叽喳喳,情侣的亲密动作,老夫妇的互相埋怨,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