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一起写”第二期于八月一日正式启航;因为工作没有赶上第一期,这次带着女儿一起参与,我还抢到了志愿者:简书《教育行走》管理员。
今天,是我轮值,第一次担任管理员工作;清晨六点起床,我参加一个网上学习,女儿也难得睡会懒觉。到七点,我的学习结束,她还是自己去晨跑了;我开始阅读昨天各位同仁们打卡接龙的九十六篇习作。
昨天虽然已浏览了二十来篇,我还是按接龙顺序阅读着;九十六篇习作读完,不觉已是十一点多钟。其中两位老师的链接有误外,一切还算顺利。
女儿晨跑回来,吃完早餐后,就开始了她的写作打卡;每天完成简书写作,并关注点赞,评论,粉丝成了她最大的快乐。你听她晨跑一回来,“爸爸,我的《呆鹰岭》浏览202了”。“历害了哦,比爸爸还多”。
等女儿完成了今天的接龙和打卡,我让她和一起核对接龙的九十六篇习作;发现近十篇习作在打卡圈里找不到。她还发现了三位老师没有修改圈妮称,而没有标题目,字数+简书链接的还有很多。女儿留了几个言后,也就放弃了;我们忙完已是十二点半。
虽然我是理工科的,在高中就喜欢上习作;大学时发表过诗词和散文。1993年工作时,与学生创办过《林夕》社刊,自任总编和审稿;2007年,在北京吉利大学的创百社团时,又创建了《生命求学社》,并办了社刊。十四年来,做为自愿者,再次当任“教育行走”简书管理员;与女儿一起,快乐着我们的快乐。
作为理工科的文艺工作者,第一次最想与各位一起写的同仁们分享的是:陈雪娟的《要有程序意识》。女儿小绿绿从热身打卡至今已二十天,昨天她还提醒我要加字数,加链接;七月我的石墨文档,还是她抢着完成的。信息时代,程序意识已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此,我想告诉九十六位同仁们,用程序意识“一起写”,你也会很轻松的。首先完成简书写作,需要修改的最好不发布;发布后分享-生成图片,完成后再分享-复制链接;退出简书前,一定看看习作的字数,那么再去接龙,或先去打卡圈都可以。重点是题目,字数,链接都加上,你也就有了程序意识。
从内容上,让我心仪的有近一半的习作值得一读;而作为管理员最多只能推荐五篇吧,那就先说到这。
我现在去精选五篇习作,喜欢我的分享的话;晚些时间再回来,与大家分享我们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