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观察之个人数据私有化

这个月初,去安溪参加福建新科中心的年会的时候,碰到一位正在研究应用区块链的台湾教授,说是正在做个人信用数据的区块链结合。和他聊天中,他提到了一个很好的想法,把个人资料放在区块链上,有需要的服务商就找个人买,或者说,服务商要用到个人资料的时候必须支付费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个人能够完全拥有并携带自己的个人数据。以前曾经设想过,每个人的手机上,都默认有Web服务器,提供个人网站服务,个人可以存储自己的数据,也能把数据以Web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个人的Blog、microBlog、图片、视频、文档等等,不必再依赖第三方。

今天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事情。我在想,个人使用某个服务的数据,比如我在京东上浏览购物的数据,是不是可以为自己拥有、控制,是不是可以和区块链结合。

理论上,这是可行的新技术方案:需要改变服务架构。

个人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服务架构

还是以京东为例,来说明使用的场景。京东服务的数据,分为服务提供商数据、个人用户数据、公共数据等几个部分。其中,服务提供商数据、公共数据存储在京东自己的服务器上,而个人用户产生的数据,以个人密钥加密的方式,存储在区块链上,京东并不拥有。

当用户访问京东,需要用到个人数据的时候,就自动从区块链里,在用户授权下,读取个人数据并提供相应服务。在此过程中,个人数据仅限于服务自己。

如果京东需要个人消费方面的大数据,那么,它可以向用户提出购买。个人可以选择卖或不卖,如果卖出,买卖的记录也会被存在区块链里。

另外再举个例子,用高德地图的用户,所有的行踪都被存在高德那里。之前有报道说,阿里内部调用了高德的数据,调查公司内部两个人的行踪,发现这两人(男女)总是同一时间到同一酒店。

使用个人数据自有的方案,个人的行踪完全为自己掌控,高德地图如果需要个人数据,也只能购买到消除个人肖像后的数据。

这套方案虽然可行,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在意个人产生的数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