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我在这一课学到的是:
第一,会真正地以用户为中心。
为什么活动要设置报名表、要设押金、要付费,其实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用户。
因为现在所有人都很忙,所有人又都很害怕自己错过什么。但是这个东西是他真的需要的吗?他在报名的时刻。他也没认真想过。
所以作为设计者,我们其实是在帮对方,在付费、在花时间的那一刻,认真的想一下。
第二,要尊重规律,不要自己觉得免费就是好的、做公益就是好的、你不图什么就是好的。
越好的东西,越要以让人觉得珍贵的方式出现。
越好的内容,越需要仪式感和稀缺感来承载。
让人愿意认真对待,才是真正的“好”。
第三,实践太有力量了。
做得好,积累;做得不好,反省。
只要别拧巴,打一次脸,就成长一截。值!
所以以后我做任何活动——
一定设门槛。
一定不怕高门槛。
一定不再妥协。
因为这不是风格选择,这是对规律的尊重。
真正的成长,不是舒舒服服地想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地干出来的。
正如张一鸣所说:“你对世界理解的深度,取决于你与世界互动的强度。”
看到这里,如果你也赞同,点个赞吧,改天一起下场练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