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濛濛的,风挺大,能看得到近处的树梢在风中摇摆。
海不见了,模模糊糊的只有高高低低、若隐若现的房屋。
车不如以往的多,路人亦行色匆匆。
看样子是要下雨了,风在雨前头嘛!
感觉有点闷,把窗子又大开了些,然后拉上纱窗,让清风通透一下屋子,也通透一下心灵。
前几天刷了的窗纱清白清白的。透过窗纱那纵横着的纹路去看外面的世界,另有一番“隔”着的不同。
看着这由无数个小田字组成的窗纱我不由地想,如在下面加个心不就是个“思”字么?加,加,加,会有那么多的思的!
不知有没有人记得,那个“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的对子的上对?
一个十, 一个口,或是四个口,一个心,便是一个“思”字。人家古人多会玩儿,有那么好的想象力。
雨,从天而降了!
本来就是个濛濛的世界,又隔着一层薄薄的窗纱,水墨画儿那种水洇着的效果便呈现在了我的窗子上。
阳台的窗子是由六块儿玻璃组成的,每块玻璃窗的后面都是一处风景。有两块儿装着海还有“联峰山”的一角;有两块儿直接对着对楼的每一家,能很清楚地看到在厨房里做饭的主妇;靠左边的两块儿视线里是一个广场,广场四周是挺拔着的、阴翳避日的泡桐树。一看到那些泡桐,那首“庭院一古桐,耸杆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小诗就会浮现在脑海。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还会有很多的人在那树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树上挂满了红色的小灯,从楼顶望去,圆圆的一个圈子里飘忽着许多许多看不清的幻影儿,把那些舞者们摇曳的很不真实……
如果把身子错过一点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还会看到舞者和他们在灯光照射下的晃荡着的倒影,真真的很是迷幻,很是迷幻。
从窗子举头上望苍穹,或月朗星稀,或清幽神秘,或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一双搜寻着夜的眼睛……
像李渔形容的那样:“尺幅窗,无心画”。但那画却画的随意,画的自然。
雨越来越大,急忙关上玻璃窗,把纱窗靠向一边儿,望着雨顺着玻璃没有规律的往下淌......那淌着的雨痕像国画的机理,有种刻意去描摹却描摹不出的韵致。也有一点像我的心弦,弹着一首只流着却没有声音的歌......
这雨的世界,这隔着世界的窗子里独立着的我!
好在我的心宫并不空虚,那里有风景永驻在我的殿堂,那里也有一扇窗。
窗子更迷濛了,雨在不停地机理,机理,不知明日这窗子外将是怎样的一幅被雨皴擦过的画?
尺幅窗,虽是无心画,我却希望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框于窗子中......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