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读书笔记能记住看过的书?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抱怨书籍看过之后就忘记了,其实这是每个人的通病,新东方的老师俞敏洪就说过:“我大学的时候读过大概八百本书,这些书我现在全都记不住了,但书中的某一章节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在相应的场景中浮现。”其实我们不必抱怨读过的书记不住,所有读过的书,书中的气氛,那本书的气质都会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气质的一部风,哪怕我们不能清楚地记住书中的任何一句话。

我也不勉强自己去记住看过的书,因为现在社会,随便一个人都能出书,市场上值得读的书其实很少,更不要说值得精读的书了,但是,很多标题党会把书名起得特别吸引人,爱看书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看到书就走不开。所以,我一般会把书泛读一遍,然后看看值不值得精读,值得就再读几遍,不值得就算了,当做看了一本杂志。

有些书是值得我们精读的,不说像《论语》《孙子兵法》这样值得我们一辈子反复读的书,就是外国的名著《基业长青》《第五项修炼》这样的书也是值得我们读几遍的,有些还要牢记运用到生活上。

那么那些好书,我们怎么才能记住和学到东西呢?我的方法就是写读书总结,像罗辑思维的老罗一样,每天都要求自己写一篇读书总结,像写论文一样。不过我就比较懒,没那么长篇大论,一般我是把文章的主要东西提炼出来,成为知识清单。具体怎么做呢?

根据我多年读书的经验,最近我总结出了每看完一本书或是一个章节,我可以列出的知识清单如下:

1、每章(节)主要观点;

2、大意划分;

3、书中章节;

4、好例子好故事;

5、个人联想或感悟;

6、词句摘抄;

7、重要词语解释;

8、相关书籍;

9、疑问解答。

每章(节)主要观点:一般来说,书的章节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我们看完书之后,用自己的理解把它用简短的话提炼出来,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去消化书中观点,也可以逻辑出自己的话,方便自己记忆。

大意划分:一本书或者是一个章节,在一个中心的情况下,会分成几个小分段落,所以又会有各个独立又围绕中心的大意,有时候会是具体的步骤。

书中章节:嗯我会把章节提炼出来,哪怕是把目录抄出来,也可以让自己看着这些来回忆看够的内容。

好例子好故事:书中举到的例子通常都是为了方便理解,让中心更加形象化。但这些例子啊故事啊,有时候是很好的学习例子,我们可以照搬到生活中运用。不要看到照搬就觉得不好,有些可以举一反三,有些需要变通下才能用,但不代表没有可以照搬运用的。当然我们要自己斟酌,要举一反三还是变通下或者直接照搬。

个人联想:看了篇文章,我们联想到什么,相同生活中的一些疑问,或者我们也能想到自己生活中也有可以论证这个文章中心的例子,那么写出来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词句摘抄: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几乎所有看书的人都会摘抄书中看到的自己喜欢的句子吧。

重要词语:有时候我们看一些书,会看到书中有一两个生僻的词语,或是理解,或是焕然大悟,或是新的名词,总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也可以提炼出来方便复习。

相关书籍:看任何书,都会有一堆的相关书籍一起围成一个知识面,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独立讲述一个知识,书中会提到一些书名方便我们做进一步的阅读,有时候是我们对书中提到的一个领域的知识点想要做深入研究,自己会想到相关的书。把这些相关的书写书了,找个时间去看看做进一步的学习都是不错的。就算不想深入研究,知道有这本书也是不错的。

最后是疑问,看完一本或是一个章节,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疑问,那么这本对你来说不过是增加了原本你就理解的事物的资讯,而没有提高你的理解能力或是知识。所以,把疑问写出来,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解开迷惑,都能加深理解。

读书学习是一个个人修炼的过程,当然你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如果你想做一个严谨治学的人,我上面总结的方法还是值得参考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总结了二十七点, 其一 在当今小说泛滥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小说慢慢都忽略了创作技巧,盲目地追求快感、发泄、滥竽充数...
    四季的毛裤阅读 13,211评论 30 197
  • 失眠 浮想联翩 是一年的栉风沐雨 是敏晶 是。。。。 反正就是睡不着 刚跟妈也发信息 把这好消息也告诉她 今天上午...
    考拉小巫Daniel阅读 160评论 0 0
  • 一向低调的天王嫂昆凌在月初开“Baby Shower”派对并大晒孕照,于是“小小周”的出生就成了一众吃瓜群众的热议...
    潮流一起说阅读 310评论 0 1
  • 午后,三两个小学生趴在校门口阴凉光滑的地面一字一顿的朗读着课文,不远处行人匆匆,车流汹涌……
    墨为阅读 99评论 0 1
  • 在信息过量的时代, 在移动终端上筛选你订阅的新闻变得极不方便. 所以个性化阅读的App大量涌现出来。但是个性化阅读...
    Adam_潜阅读 1,34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