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驺虞——一首赞美诗

进度条25 -160

国风·召南的是第十四首,也是召南的最后一首诗。全诗共二章,这首诗虽然只有两章,争议却很大,主要的争议集中“驺虞”上。

《驺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诗的主旨

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的对象是“驺虞”,这是争议比较大的地方。《诗经注析》注:“驺虞为”猎手“,因为说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

《毛传》注:义兽,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这种法涉及神话,也诗义不符。

《韩说》注:天子掌马兽官。

写作技法

通过这首诗来学习一下《诗经》中的叹词。叹词和诗歌的抒情、节奏、旋律、舞蹈都是分不开的。

《诗经》中叹词较多,用于句首的有:於,嗟噫、咨;

用于句中者有:居、斯

用于句末都:兮,也,哉等。

《毛传》对此多释为“辞”,其作用有感叹,赞吧,语气乖。

这首诗中的“于嗟乎”:赞美的感叹词,用三个音,表达出强烈、波动的感情,表示赞美之意。

相关知识

驺(zōu)虞(yú):一说猎人,一说义兽,一说古代管理鸟兽的官。


茁(zhuó):草初生的样子


葭(jiā):芦苇。


壹:发语词。一说同“一”,射满十二箭为一发。我比较认同是发语词,而不是“一”,这样比较好理解“壹发”即发箭的意思。


发:发箭


五:虚数,表示数目多。


豝(bā):母猪,小猪。


于(xū)嗟乎:感叹词,表示惊异、赞美。于,通“吁”,叹词,表示赞叹或悲叹。


蓬(péng):一种野草,形状象白蒿,春生,至则老则为飞蓬。


豵(zōng):小猪。一岁曰豵(此处因文意应为一岁的小野猪)。《广雅》:兽一岁豵,二岁为豝,三岁为肩,四岁为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