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8

                                       孩子,妈妈陪你在成长的路上。

     教师得有教师证,司机得有驾驶证,医生得有从医资格证……众多职业中,父母是唯一不用持证上岗的职业;但是父母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唯有不断学习、拥有科学的育儿与教育观,我们才能成为合格老师。

        昨天下午放学去接儿子,本该他值日,可是今天他死活不想动。我拉着他劝说未果。王老师看情况说:“皮皮今天不想拖地,那就不拖了。”待老师忙完,我借着今天皮皮的表现和皮皮的一些缺点给老师们进行了沟通。首先,王老师指正了我刚才有些急躁的做法。然后三位老师就皮皮在校的表现做了陈述。回家的路上,我细细思量,其实这孩子从两岁半入园,到现在不到五岁半,一点一点在进步了。都说男孩晚上一年学对孩子有好处,因为二宝的缘故,皮皮刚两岁半,而且生活能力不成熟的情况下送进了幼儿园。孩子刚入园焦虑,哭闹,嘴里喊的都是找奶奶。午睡,不适应环境。老师带到办公室哄。下午回家,嗓子沙哑,眼睛红肿。晚上做梦,哭着不要上幼儿园。如今的他,上学积极性很高,也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现在想想孩子的内心该多么强大才能挺过来啊!(那段时间,妈妈照顾妹妹。只能妹妹睡的时候,妈妈才可以陪大宝。)

       跌跌撞撞的走到现在,已属不易。可是每每遇到孩子出问题,妈妈总是想马上把问题解决掉。曾经还一度河东狮吼似的教育孩子。但是面对孩子的状况,自我反思过,过后给孩子道歉,孩子总是懂事的说,“妈妈,你吵我,我还是爱你”。所以,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那个有明确的自我认同的人,然而这种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通过强迫性教育注入的。而是从出生开始认识自己的父母,然后通过父母认识社会,再到,进入社会后经历过各种挫折和失败后,一个漫长的过程后,才能达到的。可是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而是提前给孩子设定好了万无一失的程序。孩子在压迫中拼命的进入了大学,这时候突然开始寻找自我了,结果只能是彷徨。或者自我毁灭。如果一个孩子仅仅是身体不适,或染上了什么生理上的疾病,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般是可以被治愈的。可是,一旦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创伤的话,那么要想治愈就非常不易了。

      记得有篇文章,写一位优秀的女教师,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可是她的女儿在国外留学第一年,就自杀了。看了女儿给她的信后才恍然大悟,一直以来自己心目中的乖乖女,同学心目中的开朗女孩。心理上竟然出现了问题,而作为妈妈的她,竟浑然不觉。所以不要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虚荣里,更不要缺席未成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造成孩子性格或心理上的问题,遗憾将是终生的……

       培养孩子成才不能操之过急。育儿的成果到最后才能看出来,就像对待一粒种子,开始谁都不知道它能开出什么样的花。只有等它扎下了根,长出了茎和叶,结出了花蕾并绽放之后,我们才知道花的名字,香不香,花期多长。

  世间万物生长皆有规律可循。可是我忽略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木本来的需求。

当我们看到谁谁家的孩子英语了得,谁谁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几级,上的什么兴趣班……就迫不及待的也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不问问孩子喜不喜欢。就像我有时候给皮皮买书,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直到有一天,孩子说:“妈妈每次都选自己喜欢的!”我才明白,孩子到了自主选择的时候了。

       今年刚接触拼音的大宝,一开始写的跟画画似的,辅导作业的妈妈,分贝是越来越高,情绪是越来越糟。还记得刚开始数字描红时,妈妈觉得孩子不认真写,竟然把作业撕了。事后想想,我五岁的时候,还什么都不会呢。干嘛这么严格的去要求孩子。而且这样一来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都给打消了。培养兴趣才是关键啊!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适合的耕耘方式,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

       前段时间,三岁的二宝叛逆敏感期,妈妈越是命令,孩子越是反抗。虽然自省过,可是也会被搞得失去理智。事后反省,觉得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用一些对母女关系都好的办法呢?想发火的时候,忍耐,再忍耐!有时候,结局就等那几分钟而逆转。所以,做父母的要学会调节,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而且急躁而轻率的解决问题。

就像一位学者所说:“所谓人生就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去赶一条长长的路,着急是绝对不行的”。


       教育孩子,首先是接纳你孩子本来的样子,信任、鼓励和欣赏你的孩子,尽量多的去了解他、理解他、倾听他的想法。所以,家长一定要具备自省能力,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孩子各阶段精神和思想成长的需要。如果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一定要停下来及时调整,尤其要多学习。更多的反观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观念、态度及局限,尽量使自己变得成熟和冷静,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孩子的天性发展,进而逐渐具备能够正确行使教育权利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会慢慢长大,用自己的方式;也终会长出翅膀,脱离父母的庇护,学会独自飞翔。作为妈妈,我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自省、调整,让自己变得更成熟,更强大。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先要成为那样的人不是吗?孩子,慢慢来。妈妈陪你在成长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老公之间,有太多要清理的。先从最简单的一点入手,那就是——钱: 不愿意跟先生谈钱,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曾经...
    蕴真阅读 3,902评论 1 4
  • 孩子小的时候,是多么的天真可爱呀,虽然她们不会说话,只能咿咿呀呀的,喊着爸爸妈妈。但当父母们,看到孩子甜美幸...
    吴佳运阅读 1,605评论 0 0
  • 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了我报名参加“画啦啦同一系列讲座艺术大讲堂”的听讲课。这个讲座会以加群,在群里面收听知名艺术家给家...
    铭love睦阅读 1,859评论 0 0
  • 重要的不是你负责多少事,而且你为多少事完全负责!看起来我好像在负责好多事情,工作,朋友间的交往,父母的关系等等,可...
    田圆0618阅读 1,638评论 0 0
  • 今天休息一天,然后晚上来到办公室画图。虽然画的不好。但是一直在挑战自己。现在一心希望双十一快点到来。离梦想越来越远...
    王小鱼不是咸鱼阅读 1,6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