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躺在床上翻看一个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感觉作者太拧巴、太玻璃心了。
很多年前,我在简书上关注了她。那时她在仓库上班,但是很喜欢写作。后来知道她结婚、生子,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了她的微信公众号。
这几年感觉她过得很辛苦,也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她把原生家庭的情况、跟老公的恋爱过程、婆家的事情、考公等情况都写进了文章里,然后在网上也遇到了一些“喷子”。她还专门在那篇文章里列出了一些不好的言论,感觉让她挺不开心的。
有些人觉得她该考公,她后来也考上了。有些人觉得她去那么远的地方不值得,于是她便放弃了教师的岗位。结果没几天她又很后悔,总感觉活在痛苦之中。
其实可以感觉她是一个很单纯、善良、努力的女人,很多事情没有想那么多。就比如我一样,只是记录自己当时的心情。
其实我也会在网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偶尔也有一些“喷子”。比如:看你的文章是字数不够,硬凑;你这故事瞎编,你自己都不思考吗?
看到这些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有点儿失落的。但还是果断回复,然后删除。
前段时间因为我的文章,让某位朋友有些不开心。她觉得是对我的信任,也觉得那是她的隐私。我当时也道歉了,并且表示以后会注意。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表达,还要顾及身边人的感受。这也是我去年问某位朋友,是否可以公开某些内容。她给出的答复是肯定的,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是会有所顾虑。
其实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没有想那么多,而且也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我只是记录当天的心情和状态,希望以后再翻看的时候还是可以勾起很多回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地位。但就像我老公有时会对我说的那样: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多观众,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只是把自己的公众号当做是一块小田地,每天记录生活、用心浇灌。这里是我利用下班后挤出来的时间,来倾诉与记录自己的成长。每天看着字数的增加与一些鼓励的留言,也算是有了继续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我是一个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不知不觉也坚持日更写作一年多了。
在写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像是一位孤独的行者。我们把内心的情感付诸笔端,那些文字就像是我们的心灵碎片。大家都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梦想,在文字的丛林里缓慢前行。
有些人中途退场,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到最后。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玻璃心”所困扰。它脆弱的不堪一击,让我们在写作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写作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更像是一场与世界的较量。我们渴望有人能走进这个世界,能够读懂我们的喜怒哀乐。当然也能理解我们的孤独与彷徨,希望能够在文字的世界里链接到更多同频共振的人。
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写的东西会被批评、质疑或者是忽视。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那注定是挺痛苦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式淋漓的鲜血。”
写作亦是如此,内心要强大。要接受外界各种声音,也要接受写作初期不赚钱的事实。
写作就是一个不断被否定,又不断重新站起来的过程。就连鲁迅先生刚开始写作时,也曾经遭遇过冷眼和嘲讽,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用更犀利的笔触去揭露社会的黑暗。他的心是坚强的,不被外界所干扰和动摇。
写作的本质,是自我表达而非取悦他人。
所以,写作为什么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当我们面对批评和指责时,不要气馁和迷茫。虚心接受并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会越写越好。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只管努力播种。
写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只有能抗事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只有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才能在文字的长河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