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讲者的进阶

从龙兄演讲私房课回来后,一直在持续的兴奋当中,因为找到了一条快速修补演讲短板的路径。

彼得.德鲁克说过,一旦你向前迈了一步,你的行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取决于你通过语言或文字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演讲就是一个人表达能力的最强综合表现。

我曾无数次幻想自己成为一个激情四射等演讲家,在舞台上自带光芒。

我曾因一次失败的演讲让我关上了演讲的大门,也因为一次成功的演讲再次点燃了演讲的热情,再因为一次演讲的课程开始走往了演讲的大路。

无论以前是什么状态,对演讲是幻想还是梦想,而现在,我已经迈出了前进的一步,正在赶往舞台的路上。

一次失败竞选让我关上了演讲的大门

没有谁对公众演讲是天生不恐惧的。

这种恐惧甚至源自人类几百万年遗传下来的基因,当你暴露在无数的目光底下,你就如一个困斗的猎物,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人的天生本能就是要逃跑的。

因此,这种恐惧是与生俱来的。

所有在舞台上狂热的演讲者,无不是经过无数次磨练,才得以克服本能的恐惧。

而我对演讲不仅是恐惧,更是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大二的时候,我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的竞选。

为了筹备竞选,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每天练习练习讲稿。结果到了台上,面对上千人的目光,我竟吓得不敢开口,大脑几乎短路。

我练习了无数次演讲的内容,却从来没考虑过在台上该如何面对别人投射在你身上的目光。

在台上,我语无伦次,紧张的汗水湿透了衬衣,甚至有虚脱站立不稳的感觉,我度过了人生最煎熬的三分钟,演讲最终以失败收场。

这次失败更演变成了我对演讲的恐惧,并持续了十来年。

工作之后,也没有机会参与任何形式公众演讲,即使有公众讲话的机会,也尽量可避免就避免。

一次偶发的演讲给我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去年底开始了时间管理践行后,得到了天哥的鼓励,不断地在线上与社群的伙伴一起分享。

线上分享不同于现场演讲分享,可以准备稿件,不用担心别人的目光。

在线下当众演讲的恐惧也逐渐减轻了。

今年3月份,参加了易效能时间管理线下课,课程结束前竞选班委。原本我已经决定不参与任何班委竞选,但是在最后时刻在同组伙伴强烈要求下,我还是被推上台竞选了。

台上都是超高能量的伙伴,每人用30秒时间介绍自己,谁获得掌声最多谁胜出。

面对台下近两百人,我豁了出去,表达最真实的自己,获得了雷鸣的掌声,顺利当选班长。

那一刻,我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十多年来,我从来不敢想象自己会站上这样的舞台,更加不敢能获得演讲的成功。

当晚,我异常兴奋,不耐其烦地跟我的亲友分享我的心情。

这种打破自我、战胜一切、赢得掌声的感觉太美妙了!

也就是这种美好的体验,开始激发了我对当众中演讲的热爱。

没有美好的体验,就无法有超乎能力的期待!

主动出击持续学习

获得竞选成功后,我开始关注以前不敢接触的学习领域,开始进行演讲的主题学习。

今年来,我逐步购买相关的课程和书籍,也在这个时候,看到了龙兄《谁说你不能坚持》,在喜马拉雅上学习了龙兄的《小白到演讲高手的二十堂课》。

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坚持星球里面进行14天演讲打卡训练,还拿到了龙兄送的书。

通过阅读和学习喜马拉雅课程,的确增加了很多演讲的知识。

但我也深知这中间需要长期的练习和不断的实战锻炼。

于是我想,耗多点时间,慢慢练就对了,技巧总有练习技巧的办法。

而当我看到龙兄开演讲私房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犹豫了,虽然仰慕龙兄,线上的内容差不多学完了,还有没有必要去参加线下课呢?

对于这样的观点,龙兄说,演讲技巧是死的,但是,演讲技巧只是演讲能力的一小部分,因为,演讲是一个综合性能力,需要有经历、有故事、有沉淀、有观点、懂点心理学、有情商、身体素质还要好...然后才是演讲技巧。

并且线下能链接到更多的学习资源!!!

回想我曾经学习易效能时间管理课程,反反复复听了一百讲和十堂课,差不多的理论知识,从线上到线下还是有巨大的差别,那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线上与线下必定会有很大的差异。

于是,经几个伙伴讨论,想不到一拍即合,一起去参加了龙兄的演讲私房课。

课程上完,远超预期。

两天的课程中,大量的实战训练,把自己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让演讲产生价值。与更多同频的伙伴链接,也与更多的资源链接,思路进一步被打开。

学无止境,终生学习者的显著特征就是持续行动。

一个课程结束后,如何行动决定学习内容的转化。

这个课程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我相信只要持续行动和努力,一定会达成目标的。


的确,我曾因一次失败的演讲让我关上了演讲的大门,也因为一次成功的演讲再次点燃了演讲的热情,再因为一次演讲的课程开始走往了演讲的大路。

演讲产生价值。

无论以前是什么状态,对演讲是幻想还是梦想,而现在,我已经迈出了前进的一步,正在赶往舞台的路上。

如果你也同行,一起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