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卖菜,岂止一个自提柜的距离

一直以来,对生鲜电商最大的槽点也就在此——在网上看到的图片与最后到手的货物“长得好像差了那么点意思”。


文/张书乐

据《株洲晚报》报道,日前,在天元区共和城等12个小区里,出现了一个别样的储物柜——生鲜自提站。于是乎,株洲有了本地的“网上买菜、家门口取菜”的生鲜电商体验。

先点个赞,在北上广出现了2年有余的生鲜电商,总归还是游到了株洲来。顺便吐个槽,“楼下的小卖部”作为生鲜电商和外卖O2O的一种网点覆盖形式,在实践中多少有点看上去很美的味道,还能更生鲜点吗?

覆盖小区的生鲜自提柜,解决了生鲜派送的一个痛点——最后一公里。对于消费者来说,时间花费、距离成本都减少了,上班卖菜,下班炒菜,啥功夫都不耽误。而且本土电商,在物流损耗上会降低许多,而有了自提柜,保鲜问题似乎也迎刃而解。但是,一个痛点的解决,伴随着另一个痛点的出现。就如同网上看病一样,卖菜也讲究个望闻问切,否则决心难下。

可仅仅靠网站上的100多种菜品和它们样式精美的图片,又如何能够让有着丰富卖菜经验的煮妇们打开荷包呢?这其实就涉及到了生鲜电商和传统电商的一个最大区别:和图书、电器、美妆等标准化产品相比,生鲜产品大多难以标准化。即使是将实物照片摆出来、将采摘现场视频放出来,也难让消费者“放心”。一直以来,对生鲜电商最大的槽点也就在此——在网上看到的图片与最后到手的货物“长得好像差了那么点意思”。

这不,早两年车厘子大战的时候,天果园创始人王伟曾对媒体称:“过去我们的智利车厘子卖得很好,但上个星期我们决定不卖了,原因就是最新的车厘子口感达不到我们的要求。”这其实就是生鲜电商自身痛点发作的结果,而且这一发作,是时至今日,生鲜电商这个号称在全国有百亿级市场潜能的大产业,还是没做大。

怎么破?现在主流的解法是垂直化、刷爆款,用一个又一个过去很贵的新奇特生鲜冲击全国市场,于是乎,许多生鲜平台自建果园、力图标准化,或海外直采,让大家能很便宜的尝个鲜。

这是覆盖全国这种段位的选手玩的棋局,那么对于立足本土的选手呢?还是可以这么做,刷爆款。但这可不是迎着季节刷黄桃那么简单,毕竟一个城市的消化量有限,吃不了那么多黄桃。不妨换种思维,咱们不做煮妇的生意,而是把目标缩小到被工作压的有点忙的白领身上,也就是O2O常说的“懒人经济”。

其实懒人并非真懒,只是时间不宽裕,但又不想天天啃盒饭吃方便面。既如此,不妨好人做到底,菜送到楼下还不够,帮忙洗好、切好、分类好、调料也配好,只要拿到厨房下锅一炒就好了。这个现在大商超里其实都有了,只是搬到网上,每天推出一批菜式、花样翻新,“懒人”们照单点菜,又免了麻烦、省了外卖,还有了厨之乐。

这些垂直化的市场,人数是不多,但总归能立足,远比大而不当做个网上菜市场更容易获得用户黏性,也顺便在一直做不起来的外卖O2O和生鲜电商的接缝处,找到了商机。还别说,其实一线城市早有这样玩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一个岗位待久了,就会无聊、烦闷,甚至抑郁,要不停的换工作,找工作! 在这年轻人中也包...
    仁立周环阅读 3,555评论 0 0
  • 我们的爱情 文/王思懿 壹次心的星 我的爱情,是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大理遇见的。因为一直诚心相信着歌词...
    壹次心的星22阅读 3,262评论 3 5
  •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推荐简书的APP,觉得挺对我的胃口的,于是这才下载下来,今天第一次使用。原谅我的不与时俱进,原谅我...
    樱蓂雪阅读 4,227评论 0 0
  • 行在路上。 各种口味。 一个字。 绝。 两个字。 享受。
    东哥lhd阅读 9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