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每次坐高铁经过湖北麻城,总想起这诱人的广告。其实这不是广告,是我心中的一个向往,麻城杜鹃,天下一绝。
今年四月计划是到麻城看杜鹃、访友,为的是完成多年的愿望。最后应朋友之约去了大别山马鬃岭赏杜鹃。
四月的天气少了些往年的春寒,家里和城中的杜鹃都盛开了,料想山中的杜鹃应该初放了吧?经过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车上看到不少山间都盛开着杜鹃花,白的、红的、粉的,还有少许黄色的,大家都很兴奋,猜想马宗岭的杜鹃会比它们更精彩。
来到景区,果然人山人海,大多是自驾游。停车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愉快徒步2公里进入风景区。一路上也有不少杜鹃花,但都没有开放,景区里的杜鹃应该不会这样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里的气温比城里低多了,毕竟我们走了2公里的路都未曾出汗。
瀑布、索道、山石、古树,一切都是那样的迷人,唯独我们的主角,杜鹃花一朵未开,这片风景便少了灵魂。我不甘心,在千万株杜鹃花中找寻,最后只看见一朵半开的杜鹃……
把照片发给麻城的朋友,看着美丽的风景,他也感到惋惜。
“人间四月天,我一直在麻城等你来看杜鹃。”朋友幽默地回了一句。
两天后我收到朋友寄来的麻城特产——鱼面。
湖北麻城有4宝:鱼面、陶器、板栗、麻花,为什么没有杜鹃?我很纳闷。
鱼面的味道很好,鱼面不浑汤,久煮不糊,好吃劲道,鲜味绵长,虽为鱼面,却吃不出鱼的味道,倒成了海鲜之味!据说这是它的一绝。
大别山深处有一个巨龙形状的天然大水库——明山水库,夫子河水流入水库,水库里生长着一种美味白鲢鱼。
人们将捕获到的白鲢鱼去头、去尾、去内脏、去皮、去骨刺,把干净的鱼肉放入石槽里捣成肉泥,再按比例加入当地深山中出产的红薯制成的红薯粉,加盐一起和匀成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方形薄饼,将饼圈紧成条状,然后上锅蒸熟,出锅冷却,将鱼面切成厚薄均匀的片状,最后放太阳底下晒干即成著名的“夫子河鱼面”,这是麻城鱼面中最好的品牌。
这种工艺创制于道光十五年,曾参加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银丝鱼面”之名获得过银奖。
如今,麻城鱼面已成为地标性产品,广销全国各地,也远销海外。它是麻城的名片,是湖北人心中故乡的味道,逢年过节,无论大小宴席都有鱼面的身影出现。
麻城鱼面早已成为孝敬长辈,馈赠亲友的首选礼物。
麻城鱼面可炖可煮,可做火锅主料,还可油炸而食。圈状的鱼面炖熟后会变成面条状,这就是鱼面叫法的由来。
“擀的面像素纸,切的面像花钱,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像牡丹……”
这是对鱼面最好的描述。
感恩朋友!虽然今年错过了欣赏麻城杜鹃,但我品尝了麻城鱼面的鲜美,更享受了朋友的爱心与真挚的友谊。
麻城杜鹃,我一定去看望你,为花,更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