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音乐神话诗歌词:“虚中之气”。“虚中之气”是含有万物造化之机的,所以万物得其冲,便有生生化化之妙。“虚中之理”若以人身为比喻如下:眼有虚灵而能视,耳有虚洞而能听,鼻有虚孔而能嗅,口有虚空而能吃,意有虚魂而能思,心有虚窍而能应,因此万物皆以“冲虚”为本。
《虚中记》
空腔里住着神明——
眼窝盛两汪未满的泉,耳蜗悬一座空山,
鼻息进出,是风穿过幽谷的回声。
舌根下压着未诞生的甜,意念如烟,游走而无痕,
心窍微微开合,
似门扉虚掩,等一句未叩的问。
万物皆怀一隙,稻壳裹着风,
蝉蜕藏着静,果核里蜷着未爆裂的春。
最丰盈的,总是空——
笛不挖七个洞,如何吹出流云?
蜂巢不筑六角形的无,怎酿成蜜的沉?
我们靠缺失活着:
眼眶漏尽光,才见星辰,
耳道吞没声,方闻大音。
而道,在鼻尖前一寸——
你呼吸,却从未咬住的风。
《道子谣》
(第一幕·混沌初啼)
混元之初有个谜,青葫芦里闷声儿响。
——道生一呀生一,
无名妈妈缝天地,金线银梭补寒暑,
线头儿挽个太极结,悬在苍茫的额际。
(第二幕·阴阳初嬉)
泥巴团儿自分两半,一半沉呀一半扬。
——一生二呀生二,
阳的骑马追山去,阴的驾舟渡月光,
忽然回头相望时,露水凝在麦芒上。
(第三幕·三生悬铃)
善恶枝头结果儿,不甜不涩悬中央。
——二生三呀生三,
东家童子摘青李,西邻老妪采黄桑,
那粒朱砂痣,点在天地眉心上。
(第四幕·万物织梦)
蝴蝶驮着星斗飞,露珠裹着大火流。
——三生万呀生万,
负阴的鱼儿吞月影,抱阳的鸟儿啄日头,
忽然冲气成漩涡,蒲公英撑开小伞游。
(尾声·虚舟谣)
王公偏爱称孤寡,强梁折断九曲梁。
——虚中气呀虚中气,
耳内空腔听雷声,眼底虚无生霞光,
道子咬着手指笑:
"损之又损的蜜糖,甜在万物舌根上。"
(2)正文:读《道德经》冲和章第四十二(道的造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 死,吾将以为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