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决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决策,就是要在看起来各有优点和缺点,没有明显好坏差异的几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当我们特别想干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产生“确认偏误”,就是只能听得进去正面的意见,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了。

这往往是过度自信的结果。

这就是当你特别想干一件事的时候,尤其是如果这件事能给你带来感情上的回报,你就可能一意孤行。

希望做一个好的决策可以试试以下三种方法

一、设立反对派

一个好办法是每次讨论决策之前,专门制定一支“蓝军”部队,让他们专门唱反调。这个好处是既然他是奉命反对,讨论起来大家就不会觉得他是在反对我这个人,是对事不对人。

二、从远处旁观

做选择时候的很多纠结,其实是各种复杂情绪在影响你的判断。“旁观者清”,其实就是因为旁观者没有你那么多复杂情绪,往往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可是我们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听从“旁观者”的意见,毕竟最了解情况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旁观者。

希斯兄弟介绍了一个特别好的旁观技术,叫“ 10/10/10法则 ”。

这个方法要求你从三个时间尺度去考虑一个问题:

10分钟之后,你会对这个决定作何感想?

10个月之后,你会作何感想?

10年之后,你又会作何感想?

站在一个远距离考虑问题,所有短期的情绪,什么害怕、紧张,可能就都不重要了。

另一个使用旁观者思维的办法是,当你面临困难选择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面临这个选择,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三、考虑价值观

前面两个办法都是用理智战胜情感,让自己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利弊。但是任何分析都是有限的,到最后可能还是面临一个利益计算已经无法判断优劣的局面。

决策跟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你设定的“优先级”(priority)是什么样的,说白了就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价值观不是一句空话。一般人做事往往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的优先级,有时候随波逐流,最好时不时反省一下核心价值观。

由此得到以下三句话

1. 把兼听则明程序化,并且要求给出具体的反对理由;

2. 克服短期情绪,尽量从远距离考虑问题;

3. 如果利益计算已经无法让你判断优劣,那就想想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最浪费时间的三件事judge, hesitate and regret。总结起来全是和选择或决策相关的,分别对...
    取不好名字的我阅读 5,802评论 0 0
  • 决策树学习资料的整理 1:前言: 最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决策树算法,但是感觉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想法,所以这几天参考...
    云时之间阅读 7,685评论 3 17
  • 最近通过万维刚老师解读《决策》,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个与李笑来老师文章中说的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结果,突然让我对这个...
    EricYH阅读 4,093评论 6 3
  • 01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对专家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听取专家的意见并没有错,但如果 你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就容易出...
    Ameizeng阅读 3,579评论 0 1
  • “只要是人,就应该独立思考。既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成长过程都不同,掌握的信息也不同,每个人就都有可能从自己的角度,...
    有鱼上上签阅读 1,5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