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制定的学习和反思

视野决定焦点

前言:

上完第一天《目标达成术》课程,熬到晚上12点一口气填完三张工具表,对模型对每个任务栏对应的关键词都模模糊糊,就是这种模糊让我觉得工具真好用,这些我都会做,填起来真简单。

将作业交给助推摇啊摇之后,她说:“大葵,你能跟我说说三张表的关系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刻,发现自己才算真正的进入了课程。


1、目标是什么?

老师说目标是“我想要”且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得见的标准。

我对应的模型对表格进行标注,却发现两个gOal,

GROW模型和PORT模型都有gOal,区别在哪里呢?带着疑问和助推进行了沟通。

两个gOal的区别

2、任务、目标、计划是啥关系?你理解对了吗?

以前的制定计划的流程:

想要什么(目的)-然后制定标准(目标)-计划怎么做(计划)-对计划进行分解(任务)-达成目的(结果)。          比如:我要有个好身材(目的)-瘦身十斤(目标)-做什么:运动、健康饮食、良好作息(计划)-每周跑3次5KM、少吃油腻食物、早睡早起(任务)-完成(结果)。

看完《永澄:任务、目标和计划都是啥?它们之间啥关系?》之后,这样理解:

想要什么(目的)-我想要达成的(结果)-达成这个结果需要做的事项(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做的具体事情(行动)-完成行动的具体实施办法(计划)----完成(目的)。

这样我的减肥计划应该是这样:我要有个好身材(目的)-瘦身十斤(结果)-做什么:运动、健康饮食、良好作息(任务)-每周跑3次5KM、少吃油腻食物、早睡早起(行动)-每周一、三、五跑步,不吃巧克力、油炸食品,每天午餐是沙拉,23:00前睡觉(计划)------身材变好(目的)。

关系图

3、8C到底是什么?

看着案例,我理解的8C是“I want”,越填写越像“目的澄清”,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助推也发现了我的问题及时找我沟通,分享了  《永澄:一个方法帮你突破目标无法推进的困境》http://mp.weixin.qq.com/s/oFV5jnQGuaK4khE_SSLLzg

摘自永澄老师公众号

目的澄清:是告诉你为啥做这事。

8C:i can是给自己做事碰到困难的后备军。


4、刻意练习

搞清楚以上问题之后,我重新练习了时间表

刻意练习

助推给予建议:

1、把甘特图换成月份表

2、风险3和4的防范措施更倾向于我努力,需要在考虑下更加有效的方法。

我将风险3.4改成:认真研究头条规则,以指数650和机器推荐机制为导向倒推写作手法,完成目标。


5、作品输出

课程完成后,针对自己学习的要点和盲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